曾以“中國錦鯉”身份大火一時的信小呆,最近又刷了一波熱度。不過這次卻是因為她自稱“過氣網紅”,“沒錢沒工作”,身體還不太好。言論一出,爭議四起,有人說,這不過是又一場博眼球的賣慘營銷罷了。
信小呆過得好還是不好?輿論看法不一。不過從大獎到手,及至她之后的辭職游世界,視頻拍了,貨也帶了,網紅能涉足的周邊都干了一遍,似乎并沒激起太大水花。到了現在,竟因為自曝“過得不好”而再獲關注,無論真實度如何,和“錦鯉”給人的好運爆棚感都相去甚遠。
流量時代,類似信小呆這樣一夜爆紅的“神話”時不時發生,這哥那姐層出不窮。然而,網紅的邏輯是,紅得快涼得也快,所謂的“大運”就像龍卷風,帶來一切又卷走一切。在這其中,炒作者和平臺方掌握著絕對的話語權,處在熱點中心的個體,看似風光無限,其實不過是一個個工具人。有人批評信小呆把“好牌打爛了”,然而,最后搞得一地雞毛的素人網紅又何止一人而已?
流量時代“撞大運”是好事還是壞事?當然不能一概而論。但毫無疑問,人為炮制出的泡沫最容易散去,沒有駕馭流量的能力,沒有持續輸出的“硬貨”,僅僅是被炒作、被圍觀,速生速死、“用完即棄”是注定的。一旦為流量所惑,完全被牽著走,指望搭流量快車“躺贏”,最終往往成為被利用的犧牲品。
猶記得小學生“鐘美美”因模仿秀爆紅,面對商家拋出的百萬簽約費,他淡然回答,“自己還是學生”,將選擇努力讀書。這番話被網友贊為“人間清醒”。越是流量洶涌,越要提防被這樣那樣的“關注”裹挾,才能將人生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