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總投資12億元的山東漢芯半導體產業園。 |
嶧城區堅持依托電子材料和器件研制優勢,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大力發展電力電子器件、集成電路等芯片制造業,促使半導體產業集群規模不斷擴大 今年上半年,棗莊市嶧城區13項主要經濟指標有6項增幅居全市前3位,其中地區生產總值、規上工業增加值、全社會用電量、工業用電量4項關鍵核心指標增幅全市第一,經濟運行呈現出“穩中有進、質效趨優”的態勢,綜合實力顯著提升。 2021年以來,棗莊市嶧城區堅定不移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工業強市、產業興市”戰略部署,以“大抓工業、抓大產業”為導向,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各項工作,交出了“爭先進位”的優異“成績單”。
化工產業園: 一張藍圖繪到底 烈日下,機械轟鳴,園區內有正在建設的廠房,還有正在忙碌的生產線。山東省潤泰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悌軍介紹,廠房里已經投產的是一期項目,二期項目即將投入生產。從開工建設到投產,趙悌軍對公司入駐的嶧城化工產業園贊不絕口。 嶧城化工產業園以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學品、健康醫藥及原料藥三大高端化工產業為基礎,形成多產品鏈、多產業集群的生態型化工產業基地。 嶧城區化工產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劉繼泉介紹,自省級化工園區認定以來,經過招商引資、技術改造、廠區新建,園區企業正逐步壯大規模。2021年化工園區營業收入5.8億元,同比增長22%;稅收2900萬元,同比增長94%。今年上半年,化工產業營業收入4.1億元,同比增長64%;稅收1900萬元,同比增長90%。嶧城化工園區投資興業空間廣闊。 作為嶧城區工業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園區以集聚產業規模、提高經濟效益、優化產業結構為導向,以規模化、產業化、專業化為方向,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提高綜合服務能力,一張藍圖繪到底,力爭早日實現設施現代化、管理智慧化、產業高端化,成為嶧城經濟增長的核心引擎。
依托研制優勢: 培育信息技術產業 嶧城區堅持依托電子材料和器件研制優勢,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大力發展電力電子器件、集成電路等芯片制造業,促使半導體產業集群規模不斷擴大。 目前,該產業集群共有芯片封測企業4家、半導體設備制造企業3家、半導體材料制造2家、離岸IC設計企業1家。截至5月底,嶧城區新一代信息技術存量企業共16家,產業鏈營業收入共計8.83億元,同比增長0.47億元,增長率為5.74%。其中,新增“四上”企業1家;5家企業入選山東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漢旗科技被評為山東省高新技術企業。 嶧城區數字化助力項目招引,通過“線上對接”“云見面”等形式,把獲取招商線索的陣地由線下轉移到線上;利用騰訊會議等方式舉行招商推薦會、展會等重要會議,實現招商工作數字化、線上化。
完善基礎設施: 全力做強龍頭企業 走進豐源新型生態建材項目的展廳,引人注目的除了首屈一指的高端板材,還有掛在玻璃墻上的項目概況、發展規劃和豐源產業園的未來。 豐源集團作為嶧城區龍頭骨干企業,產業分布為煤炭、電力、造紙、新材料等板塊,2021年豐源集團產值達51.16億元。廠房里,高科技新工藝的板材正在加工生產。 “豐源新型生態建材項目是豐源集團轉型發展、強鏈延鏈的重點項目,概算總投資5.4億元,分兩期建設。項目全部建成后,年可實現營收12億元、利稅3.6億元,成為國內最大的LSB高端板材生產基地。本項目被國家發改委《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列為鼓勵類的優質項目。”豐源新型材料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長朱應泉說。 豐源產業園已經建成煤研石發電、生物質發電、高強瓦楞紙、高端板材等四個項目。產業園以煤電聯產、熱電直供為主導,持續完善循環共生的產業鏈條,形成了“企業微循環、園內小循環、區外大循環”具有豐源特色的循環經濟模式。 同時,嶧城區加快推進工業互聯網技術應用,深入開展工業企業“技改煥新行動”,召開工業企業智能化技改大會,推進智能化工廠(數字化車間)建設,實施工業企業高新優技改項目41個,上半年共納統18個,工業技改增幅實現5.03億元,為推動全區工業企業提質擴規助力賦能。 (張孝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