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韓祖亦
10月14日上午,山東省委宣傳部舉行“山東這十年”系列主題發布會第十三場,邀請省水利廳負責同志等介紹山東水利發展情況。經濟導報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已累計完成水利投資3881億元;“十四五”期間全省水利工程建設計劃總投資3855億元,計劃完成投資2143億元。

“十年來,山東相繼建成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山東段工程、黃水東調、引黃濟青改擴建工程,以及大中型灌區等調水工程113項,總長度達7351公里,實現長江水、黃河水、當地水優化配置和聯合調度,全省累計調引長江水、黃河水709億立方米,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障。”據山東省水利廳黨組書記、廳長劉中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已累計完成水利投資3881億元,水利工程建設、水旱災害防御、農村供水保障、水資源集約利用、河湖治理保護等多項工作走在了全國前列。
在補齊防洪減災工程短板方面,十年來,山東相繼實施多輪重點水利工程建設,全省水利設施防洪薄弱環節和突出短板得到有效治理,已基本完成流域面積3000平方公里以上河道重點河段防洪治理,正積極推進流域面積200至3000平方公里中小河流治理,跨市骨干河道、市管河道的重要河段防洪標準提高到50年一遇,其他河道(段)提高到20年一遇,基本具備防御新中國成立以來流域性大洪水的能力。
在持續鞏固鄉村振興水利基礎方面,十年來,按照“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一體化”的發展思路,全省累計建成規模化農村供水工程571處,村級以上供水管道10.25萬公里,萬人以下供水工程由“十二五”時期的2.23萬處整合下降至1.06萬處,197.9萬貧困人口飲水安全得到高質量保障,111萬農村群眾飲水氟超標問題得到徹底解決,4.3萬個村飲水安全條件明顯提升。
“目前,全省已有96個縣(市、區)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城鄉供水一體化率走在全國前列,農村自來水普及率、規模化供水率分別達到97.2%、82%,較全國平均水平分別高出13.2和30個百分點。”劉中會表示。
眾所周知,山東是個缺水省份,人均水資源量不足全國人均水平的六分之一。為有效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山東在全國率先制定實施了用水總量控制管理辦法,并被水利部確定為全國首批加快實施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試點省。
值得注意的是,通過深入推進水權市場化交易改革,各地水權市場化交易活力正不斷激發。
“今年上半年,全省通過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等平臺完成水權交易4074萬立方米,是2021年全年交易量的1.1倍,交易金額1912萬元。深化水資源稅改革,2021年全省水資源稅收35.8億元,較改革前提高39.7%,全省用水結構明顯改善,取用地下水比例較改革前下降9.0個百分點,非常規水利用率較改革前提高2.6個百分點,價格調節作用持續顯現。”山東省水利廳水資源管理處處長李光表示。
據劉中會介紹,“今年,是山東現代水網建設的開局之年,全年計劃完成投資507億元,截至三季度,已完成水利建設投資426.99億元,總體進度符合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