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鈺 通訊員 董穎穎 趙文岐
金秋時節,陽信縣商店鎮大地上一片片綠油油的芹菜生機勃勃、長勢喜人,秋黃與碧綠交相輝映,描繪出一幅美麗的鄉村畫卷。

走在芹菜地里,沁人心脾的芹香撲面而來。有些地塊里的芹菜開始緊張而有序地收獲著,工人們正在忙著收割、打捆、裝車、外運,而有些地塊的芹菜長勢正旺,仍在澆水施肥管理中。
近年來,商店鎮通過不斷地技術改良,芹菜每畝產量由原來的五六千斤達到現在的1萬斤以上。隨著政府重視度的不斷提高,該鎮的芹菜也在北京、廣州、濟南、臨沂、壽光等城市開拓出一片廣袤的市場,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
王彬王村史同國種的芹菜已被客戶論斤購買,每畝地能收獲1萬斤以上,目前正在收獲裝車。“我今年包了7畝地,一斤芹菜賣6毛錢、純收入3毛錢,一畝地能純收入3000來塊錢。”史同國說。

在季家村西一片長勢正旺的芹菜地里,種植戶正在澆水施肥,再等幾天,已交納定金的客戶就來收貨,客戶是論畝收購的。這片芹菜有300多畝,是股份合伙種植的,有人出土地,有人出資金,有人出技術。“我今年種了300多畝地的芹菜,現在南方客戶一看我這個菜質量很好,已經以每畝地10000元的價格訂購了200多畝地,這樣算起來,一畝地凈利潤4000元左右。”股份合伙人之一、張蘭公南村的毛新亮說。
據了解,今年商店鎮共種植優質芹菜2000多畝,僅秋季一茬總產量就有2500萬斤,預計純收入達700多萬元,芹菜產業的興盛也帶動務工收入達1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