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采茶機器人已在國內部分地區得到應用,嵐山區的相關項目已開展研發試驗。 |
嵐山區將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體系化能力,創新全民生活方式,用數字化轉型描繪“智慧民生”新圖景 “互聯網+”、大數據、5G……近年來,數字技術與治理方式的結合創新,改變了居民的需求和治理策略。日照市嵐山區無論是在精致城市建設,還是在鄉村振興的過程中,科技的應用場景在不斷拓展,“技術含量”也在不斷提高。 科技助老讓老年人 共享數字技術“紅利” 收到系統提示通知,護理員黃昌麗緊急趕到86歲獨居老人陸新皆家里,把待處理的工作內容拍照上傳系統。工作結束后,再拍照上傳一次。通過兩張照片對比和時間差,系統會自動推算出她的工時及報酬。 “隨叫隨到,真方便!”陸新皆把這項助老服務當成“寶”,說起來就贊不絕口。“工作一點不敢馬虎,工資一分一毫也不差。”黃昌麗對這套系統十分放心。 這就是日照市嵐山區智慧養老綜合管理服務平臺,涵蓋一網站(養老信息網)、兩平臺(管理平臺和運營平臺)、兩客戶端(養老政府端、養老公眾端)。實時監控全區養老服務設施、服務流量、居家工單等信息。 該平臺除了扮演任務分配“大管家”角色,還是一個匯聚全區養老數據的可視化平臺。它像一個“中央處理器”,與全區374處村級養老服務中心相連,通過視頻監控,遠程監管養老服務中心的運營情況、食品安全、場所衛生等。 “大爺,您再往前站一下,刷一下臉。”近日,在巨峰鎮后黃埠村養老服務中心,工作人員正在為前來就餐的老人進行刷臉,不用出示任何證件,只需在識別攝像頭前站一下,老人們就可以就餐。 這是嵐山區利用互聯網、云計算及大數據等技術打造的智慧養老服務,使用人臉識別技術的助餐運營管理系統,為老年人提供便捷助餐、文娛服務體驗,使老年人生活“新新”向榮。 數字賦能 讓城市生活更安全 “現在好了,24小時實時監控,信息透明,大家出行別提有多安心了。”“智慧嵐山”視頻監控整合提升項目設備安裝到位后,市民發出贊嘆。 走進嵐山,無論是交通主干道,還是背街小巷,皆能看到監控設備,全區營造出濃厚的“智安”氛圍,構建起牢固的治安“籬笆”,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這是嵐山區全面提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的成果。 今年以來,嵐山區嚴格落實《日照市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建設三年規劃》,共計投資5000余萬元,完成7106路視頻監控建設。投資4200余萬元,完成“智慧嵐山”視頻監控整合提升項目、嵐山區火源管理卡口視頻監控系統項目、嵐山區化工產業園有毒有害氣體預警及應急環保一體化平臺項目、全區中小學校視頻監控建設整合項目、養老服務中心視頻監控項目等5個視頻監控建設項目,成功實現對全區人員、車輛出入情況的實時掌控。 嵐山區大數據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根據該區街道地理環境、發案規律和社會治理實際需求設計布防,增建了高空瞭望、人臉識別、車牌抓拍、WiFi采集等功能的感知設備,建設“環嵐(含環市)治安防控圈”、環城治安防控圈、“環核心區域治安防控圈”,實現從外到內的全域逐層封控,完善全息感知系統覆蓋面。 智慧農業 開拓現代農業新賽道 一個熟練的采茶工一天大約可以摘1.5公斤名優茶鮮葉,很多采茶工往往天剛亮就出門采茶,天黑才回家,采茶的時間平均八九個小時,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隨著城鎮化發展和勞動力成本不斷提高,茶產業的用工矛盾越來越突出,茶園常常面臨茶葉到了采摘標準卻無人采摘的問題,這成了亟須改變的產業痛點。順應時代發展潮流,采茶機器人應運而生。 近日,山東省科技廳公示了第十一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山東賽區暨2022年“建行創業者港灣”山東省中小微企業創新競技行動計劃成績,嵐山區智能采摘團隊的名優茶智能化采摘機器人項目獲得高端裝備領域初創組小組第一名的好成績。 據悉,名優茶智能化采摘機器人項目于今年2月份啟動實施,由嵐山省級農高區與上海騰皓視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嵐山設立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博士工作站開展研發試驗。該項目針對當前茶產業名優茶采茶人工成本高、效益低的瓶頸問題,開展智能化研發,研發完成后,將節省96.7%的勞動力,有效破解人工采摘成本不斷攀升、招工困難、采茶工老齡化等問題。 未來,嵐山將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體系化能力,依托互聯網、5G、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創新全民生活方式,用數字化轉型描繪“智慧民生”新圖景。 (高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