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鈺 通訊員 董穎穎 趙文岐
金秋十月,風正爽,而此刻無論是走在陽信縣商店鎮的鄉村小路或是林下庭院,都會看到或聽到成群結隊的“鵝大軍”嬉戲歡鬧、引吭高歌的場景,為當地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奏響了鄉村振興增收致富的樂章。

在鄭店村見到養鵝大戶鄭清和時,他正在自家的養殖場里忙得不亦樂乎。散養的上萬只大白鵝昂首挺胸,有的沖進水坑追逐嬉戲,有的漫步林間引吭高歌,場面十分壯觀。鄭清和被曬得黝黑的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今年鵝的價格高,大白鵝都成了‘小金鵝’。”鄭清和迫不及待地說起今年的市場行情,“以前鵝每斤能賣六七塊,今年價格翻倍,每斤能賣到十三塊錢左右。今年養鵝行情特別好,我養了一萬多只,現在賣了2000多只,掙了十幾萬元吧,現在還有7000多只存欄大鵝。”
據了解,鄭清和引進養殖的是“皖浦”大品種鵝,為了讓大鵝有良好的生長環境,鵝棚選址也是大有考究,夏天熱的時候有樹遮陰,冬天冷的時候棚內有暖爐,在鵝生長過程中還需要以高標準飼料和綠色草飼相結合。科學喂養和舒適環境不僅讓鄭清和的大鵝長相變得漂亮,鵝肉品質也有了質的提高,深受往來客戶的青睞,供不應求的同時還賣上了好價錢。
鄉村振興,產業為先。商店鎮在服務鄉村振興及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過程中,始終牢牢抓住助力產業發展這個“牛鼻子”,全力支持“養鵝”地方特色產業,通過發揮產業帶動作用,助力鄉村產業興旺、農民致富增收。目前,該鎮鄭店、李化甫、大邱等9個村有近30家農戶養殖大鵝,存欄達10.2萬只。據測算,今年大鵝養殖可帶來收益500余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