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鈺 通訊員 劉晶晶
“我們村堅持以黨建引領為抓手、以產業發展為重心、以民生保障為己任,盤活閑置資源,在種植能手的帶領下,逐步帶動群眾發展平菇種植產業積極性,壯大村集體經濟,幫助村民過上美好的生活!苯,位于鄒平市碼頭鎮西孫家村的平菇種植大棚迎來了平菇的“豐收季”。走進大棚里,清新的菌香撲鼻而來,只見一排排菌包擺放整齊,朵朵如云般的平菇從中“鉆”出,撐起了一把把“致富傘”。

今年以來,碼頭鎮將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全鎮中心工作,以實施“實體強村”為抓手,依托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堅持“項目為王”理念,以“實體強村”項目建設為支撐,積極構建黨委、責任區、行政村“三位一體”責任體系和“1+1+8+N”項目體系,進一步激發村集體經濟發展活力。
通過不斷創新發展路徑,充分發揮聯合社作用,碼頭鎮積極搭建起共建共享的平臺,建立“鎮黨委+聯合社+合作社+農戶”的實體增收工作機制,拓展在土地流轉、農資供應、農技服務等業務,以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惠及群眾,造福群眾,贏得群眾支持。依托全鎮12萬畝耕地資源,成立盛邦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為全鎮種糧農戶提供無人機噴灑、化肥農藥銷售、農業機械等服務,并與山東綠豐農藥有限公司、山東魯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等達成了合作協議。
聯合社理事長任孟奎告訴記者:“自成立以來,聯合社充分發揮引領帶頭作用,通過與農用品公司達成合作,讓農用品價格降下來,讓群眾獲得感和滿足感升上去,真正做到惠及社員、惠及群眾、惠及農戶。以購買二銨復合肥為例,該品市場售價是215元/袋,聯合社供應價格是184元/袋,一袋可為群眾節省31元,目前聯合社銷售額為1萬袋,僅此一項,就可為群眾節省31萬元!

按照“資源共享、互助共贏”的原則,以“整鎮授信”為契機,豐富合作形式,碼頭鎮共建合作力度正在不斷加大。通過嚴格履行聯合社規范化的職責,對社員負責,按制度辦事,促進聯合社規范健康發展,實現集體收益、群眾利益的互利共贏,成為農業融合發展、鄉村振興的有效平臺。“韭香李坡”黨建聯盟由李坡責任區4個村集體聯合出資共同流轉土地120畝,按照“六統一”標準(統一農資供應、統一技術指導、統一基地管理、統一生產檢測、統一品牌包裝、統一產品銷售)連片規模種植韭菜,預計純收益6000元/畝(去除成本),由此可為各村每年增加18萬元村集體收益。
接下來,碼頭鎮將進一步強化黨建引領意識,不斷加強組織領導,夯實黨建基礎,從環節落實、政策把握等多個方面進行引導監督,真正發揮聯合社作用,達到抱團聯動、聚力發展的效果,注重日常教育培訓,通過外出培訓參觀等方式開闊視野,拓寬思路。完善擂臺比武機制,每季度開展一次“頭雁爭鳴 比武爭鋒”擂臺賽,形成互比互看、互學互促良好氛圍。明確獎懲措施,將村集體經濟發展情況作為村干部年度考核重要內容,進一步激發干事創業熱情,在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中全力書寫“碼頭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