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孫羅南
10月26日,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網站公布《濟南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下稱《規劃》草案)公示公告,面向社會各界征詢意見。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在上述《規劃》草案的“區域協同發展”一節中提出,構建濟南都市圈,引領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圍繞濟南形成“核心圈層功能優化、緊密圈層協同發展、輻射圈層分工協作”的梯度合理、層次清晰的“圈層+放射”城市群體系。促進濟南都市圈、青島都市圈高水平協作聯動發展,帶動魯南地區協同發展。
經濟導報記者還注意到,《規劃》草案顯示,濟南區域協同發展戰略,有三大層級。
其中,在濟南都市圈(核心圈層)層級,強化濟南省會引領功能,充分帶動周邊地區,構建一小時通勤圈,實現同城待遇、同城保障、同城覆蓋、同城共享。
在省會經濟圈(緊密圈層)層級,發揮資源配置中樞作用,引領省會經濟圈協同發展,推動區域內產業協作、生態共保、設施互聯、文化互鑒。
在山東半島城市群(輻射圈層)層級,發揮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先試優勢,帶動魯南地區轉型發展。強化陸海統籌戰略支點作用,推動濟青聯動發展。

(圖片來源:《濟南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草案)
山東財經大學區域經濟研究院院長董彥嶺此前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區域一體化發展是一個大的方向和趨勢,無論從世界各國還是國內城市群、經濟圈的發展中,都可以看出這個趨勢,區域的大城市之間、不同層次的城市之間,都在進行一體化的發展。一體化本身是一個相互賦能的過程,通過深化一體化的融入,相互都能夠提升區域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