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市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未來產業發展制高點,論證實施了一大批新興產業項目,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成長壯大 ◆導報記者 李志海 通訊員 張利波 商雅雯
近日,在利津數據(內容)產業園里,騰訊農業開發部技術人員正忙著數字農業安心平臺項目的調試準備工作,摩貝公司大屏上大宗化學品的行情走勢分析圖一目了然……如今,騰訊農業、摩貝化學、中科華睿數字科技等一批“四新”項目在這個園區簽約落戶,有效帶動了全縣“四新”經濟集聚發展,也成為東營市大力發展“四新”經濟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東營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定不移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聚力攻堅突破“四新”經濟和數字經濟發展,全市“四新”經濟蓄勢啟航、加速崛起,為區域發展注入澎湃新動能。
科技創新 塑造發展新優勢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科技創新是全面創新的核心,抓住了科技創新就抓住了經濟社會發展的“牛鼻子”。發展“四新”經濟同樣離不開科技創新這個核心戰略要素。 前不久,“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稀土新材料”專項揭榜掛帥項目“軍令狀”簽署儀式暨項目啟動會在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舉行,由天津大學、國家級稀土催化研究院牽頭的“機動車尾氣高效凈化稀土催化材料及應用技術”,成為國內稀土新材料領域內唯一的揭榜掛帥項目。 該項目涉及5個課題22項內容,稀土催化研究院將與揭榜專家合作,重點圍繞開發高效低成本機動車尾氣凈化稀土催化材料的應用需求,開展高效低成本機動車尾氣凈化稀土催化材料全鏈條技術研發,解決國產后處理催化劑產品“卡脖子”技術難題,實現機動車尾氣凈化催化劑產品的全產業鏈條創新,并實現示范應用。 作為國內唯一的稀土催化領域國家級研發機構,稀土催化研究院自2019年落戶東營以來,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積極構建學術鏈、產業鏈、創新鏈融合的新型研發體系,突破了蜂窩陶瓷材料、催化劑關鍵材料等多項國外“卡脖子”技術,并且創新實行“以院帶園”發展模式,在開發區建設稀土催化產業園,布局了蜂窩陶瓷、催化劑涂覆、催化器襯墊等9個關鍵項目,實現了稀土汽車催化產業全產業鏈布局,解決稀土催化材料技術在行業應用中的科技攻關難題,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高質量發展的稀土催化產業集群。 近年來,除了稀土催化研究院,還有重質油國家實驗室、國家鹽堿地綜合利用技術創新中心等一批高能級科技創新平臺相繼在東營落地,有效促進了科技研發能力提升和成果轉移轉化,進一步提升了全市科技創新水平。
布局新興產業 培育壯大新動能
發展“四新”經濟不能是“空中樓閣”,更不能是“鏡中花”“水中月”,必須要以實體經濟為依托,以產業為載體。 這幾年,東營市牢牢把握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優勢”重要任務,發力鏈條經濟,傳統優勢不斷夯實塑強,加快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新生動能加快涌現聚集,發展質量越來越高,“底氣”越來越足。 渤海之濱,廣利港畔,占地逾8000畝的東營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園內,塔吊高聳、車輛穿梭,“大塊頭”項目匯聚,建設正酣。 當前,海上風電產業作為新興產業代表,已成為全球新能源領域爭相角逐的焦點。據悉,總投資450億元的東營海上風電裝備產業園由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建設,集中布局了風電整機、塔筒、葉片、海纜,以及海上風電機組核心部件及關鍵材料制造等產業鏈項目,著力打造全球領先、國內一流的千億級海上風電裝備制造基地和北方風電母港,力爭年內建成較為完善的海上風電裝備產業集群。 立足現有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東營市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未來產業發展制高點,論證實施了一大批新興產業項目,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成長壯大,成為拉動全市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新材料產業,連續三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去年增長43%。功能陶瓷材料、功能性高分子材料和新晉碳材料產業集群入選省“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 ——新能源產業,重點突破風電裝備、鋰電、氫能3條產業鏈,引進中國海裝、上海電氣等行業龍頭企業,全力打造千億級產業集群!笆奈濉蹦,全市新能源裝機容量可達到2400萬千瓦,占全省的1/4。 ——生物醫藥產業,規劃建設了四個生物醫藥產業園,培育了全省首個自產疫苗——亦度生物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國內首個獲批上市用于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的中藥創新藥——芪蛭益腎膠囊等拳頭產品。 如今,以新舊動能轉換為抓手,東營市產業轉型升級成效正在顯現,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活力加速釋放,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加快構建。
突破數字經濟 打造增長新引擎
發展數字經濟是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新機遇的戰略選擇,也是新一屆市委、市政府著力推進突破的重點任務。 8月20日,東營易數鏈數字經濟產業園項目集中簽約及開工奠基儀式舉行。共有總投資15億元的10個數字經濟核心產業項目現場簽約,涵蓋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前沿領域。 東營易數鏈數字經濟產業園是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聯合山東易華錄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共同建設的集科研、應用、轉化、孵化、產業化和服務“六維一體”的綜合型數字經濟產業示范項目,將依托華錄集團平臺及產業優勢,打造集專業化服務、創新型孵化、多資源聚合、產學研轉化于一體的數智經濟產業綜合體平臺。 以易數鏈數字經濟產業園為代表,一批數字經濟項目相繼落地,全市數字產業正加速崛起。今年以來,東營市在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規劃建設了悅來湖數字經濟產業園,新招引簽約數字經濟產業企業18家,落地項目24個。東開數字經濟產業園、黃河三角洲大數據港、利津數據(內容)產業園等一批數字經濟園區加快建設,今年新增東營光谷未來城、利津縣智聯農創工廠2家省級數字經濟園區,省級數字經濟園區達到5個。上半年,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8%。 圍繞數字經濟發展,該市將全力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一方面立足現有基礎,做優做強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等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加快謀劃建設一批數字產業集聚區,延長數字產業鏈條,推動集群發展;另一方面,緊扣延鏈補鏈強鏈,推動工業數字化改造,實施數字賦能增效、工業技改提級和“上云”等行動,推進裝備換芯、生產換線、機器換人。 與此同時,東營市還將加碼布局“數字基建”,加強數字化服務管理供給,利用數字技術對服務業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鏈條改造,積極培育電商村鎮、直采基地等新模式,分享經濟、在線經濟等新業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