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濟南碳監測評估試點項目建設方案通過專家評審,標志著濟南碳監測網絡體系建設正式啟動。作為全國八個綜合試點城市之一、山東唯一開展城市碳監測評估工作的城市,濟南通過構建“天空地”一體化碳監測網絡體系,對城市大氣、污染源、典型生態系統進行溫室氣體監測,并以監測結果為依據核算城市、行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量,評估典型生態系統碳匯能力。
去年9月,我國啟動首批碳監測評估試點工作,聚焦重點行業、重點城市、重點區域,探索建立碳監測評估技術方法體系,濟南作為綜合試點城市之一,當前試點工作已取得多方面進展。
中高精度溫室氣體監測網絡建設方面,濟南在全國率先建設中精度溫室氣體監測網絡。在現有常規大氣污染物監測站點的基礎上,增設溫室氣體監測項目,實現碳污協同監測。目前已建成包含20個二氧化碳中精度監測點位和35個甲烷中精度監測點位的中精度溫室氣體監測網絡。
污染源溫室氣體自動監測網絡建設是濟南在試點過程中的自選動作。山東省濟南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監控與統計室主任閆學軍認為,“要穩步推進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碳排放數據質量尤為重要。通過自動監測,能夠對重點企業碳排放量進行實時動態監測和核算,可與現有統計核算方法相互校驗,有力保障碳排放數據的質量。”濟南在重點行業企業試點開展溫室氣體自動監測,并依托現有環境監測監控平臺開發溫室氣體管理模塊,實現溫室氣體數據自動聯網傳輸。目前已有4個重點行業25個監測點位實現溫室氣體自動監測和數據聯網傳輸。
依托技術及人才優勢,監測中心探索開展植被碳匯與碳儲量調查評估。初步獲得了濟南市碳匯與碳儲量估算結果,填補了目前對森林等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定量評價研究的空白,為下一步定量評估和預測濟南市乃至山東全省植被碳匯能力奠定了堅實基礎。 (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