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由青島市政府主辦的2022(第七屆)青島國際海洋科技展覽會·線上云展開幕。包括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天津大學、四川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等頭部涉海科研機構、涉海企業在內,來自全國各地的500家參展單位“云”聚青島,帶來了超2500件海洋科技領域的創新產品。
據悉,此次云展將持續到11月9日。云展期間,主辦單位將組織30多場新產品推介會、技術轉移成果發布等活動,為國內多個突破性自主研發產品提供展示舞臺,尋求應用空間。
今年海科展借助VR手段對線上云展平臺進行了升級,把青島國際博覽中心“搬”到線上,打造了一個3D展廳。觀眾可以通過手機端身臨其境地“逛”展,展區的分類也較往年進一步細化,數量進一步增加到12個。據介紹,今年共有2500多件展品參加海科展,數量較往年增長超50%。其中海洋探測設備超500件,水下機器人、無人潛航器超200件,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超1500件。
與往屆一樣,今年也有不少海洋領域的突破性科技成果在海科展發布。武漢億緯儲能發布了國內最大船用單體電芯儲能電池,單只電池殼儲存1.792kWh能量,循環壽命超過12000次;前段時間海試成功的我國首臺自主研制的深海鋪纜機器人在線參展,具有國內首創的大水深智能作業能力,可以進行水底行走、懸浮機動、精準導航定位,能在1500米水深的海洋中進行人工無法完成的海底光纜、電纜、管道等鋪設作業;寧波博海深橫研發的SW-375高分辨立體成像聲吶是高端裝備制造業重點領域首臺(套)產品,具有功耗低、體積小、使用方便、成像質量高等特點,也在海科展亮相。
此外,云展平臺首頁設有推介會、展商大廳、展品推薦、供材大廳、名片墻等常態化功能入口,為通過海科展“云”聚的參展單位打破了展示、溝通和對接的屏障,打造了一個全天候的自主對接場所。 (來源:青島政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