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濟導報記者 戴岳 上海報道
11月6日,黃河流域國際貿易便利化合作論壇在上海舉行,以“攜手新征程 共筑新通道”為主題,交流貿易便利化制度創新成果,探討黃河流域一體化發展路徑,開啟黃河流域開放合作新局面。
論壇舉辦了重點項目簽約儀式,26個項目現場簽約,總投資36.4億美元,合同外資額8.84億美元,進口合同金額11.2億美元。
其中,青島即墨區人民政府、中電建新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簽約的青島市即墨(HG37)海上光伏項目總投資11.14億美元,合同外資1.5億美元。項目位于即墨區,涉海面積約20km²,總裝機容量115萬千瓦,配套建設總裝機容量的30%、3小時容量的儲能系統。
中國(山東)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泰國萬鼎發展有限公司簽約的濟南市東盟農產品數字化交易平臺項目,總投資5000萬美元,合同外資2500萬美元。項目主要是構建中國與東盟國家間農產品跨境交易的線上數字化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和線下供應鏈物流體系。
濟南市市中區人民政府、香港東岳礦業開發有限公司簽約了濟南市新材料科研院及上市公司總部項目,項目總投資3億美元,合同外資5000萬美元。項目主要建設域瀟總部大廈,包括新材料科研院、中非產業創新中心、國際會客廳、城市商業街區等業務板塊。
山東省副省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凌文在主旨演講中說,山東愿與沿黃各省區深化綠色低碳技術、裝備、服務、基礎設施等領域國際合作,共享綠色低碳發展成果;加強現代產業合作,推動形成互利共贏現代產業發展新格局;推出更多首創性、引領性改革舉措,爭取國家更多貿易便利化政策先行先試;強化海關協作,發展多式聯運,提升一站式全流程物流綜合服務能力;深化“一體化”協作政務服務,打造一流國際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