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下午,第五屆中國企業論壇舉行報告發布會,現場發布了《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報告(2022)》《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報告》和《2022中國企業輿論傳播報告》三份權威報告。
“中央企業是我國高質量發展的‘主力軍’,是參與全球品牌競爭合作,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國家隊’。”《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報告(2022)》發布人、國務院國資委研究中心主任衣學東介紹,《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報告(2022)》分為總報告和子報告兩部分,系統總結了新時代、特別是黨的十九大以來中央企業在推進高質量發展方面的舉措和重要成就。“十年來,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企業黨的建設切實加強,國資監管體制得到系統重塑,企業發展方式發生深刻轉變,國企改革向縱深推進,企業科技創新取得重大突破,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報告顯示,中央企業規模質量效益齊頭并進,資產總額從2012年底的31.4萬億元增長至2021年底的75.6萬億元,連續跨越了40萬億、50萬億、60萬億、70萬億四個大關,年均增長10.3%,利潤總額從1.3萬億元增長至2.4萬億元,年均增長7.5%。47家中央企業進入2022年《財富》世界500強,發電、航運、船舶等行業中央企業主要效率指標達到世界一流水平,世界一流企業建設步伐明顯加快。
改革是激發國有企業發展活力的重要動力。報告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企業全面建設并貫徹落實國企改革“1+N”文件體系,深入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現全面完成公司制改制、首次實現國有企業的功能分類、總體解決企業辦社會職能和歷史遺留問題三個歷史性突破,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混合所有制改革步伐更加穩慎深化,目前中央企業所屬企業中混合所有制企業戶數占比超過70%。同時,深入推進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推進傳統產業升級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央企業數量從十年前的117家調整至98家,對新興產業的投資額由2017年的6900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1.3萬億元,年均增長超20%,高質量發展空間更加廣闊。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報告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企業全面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科技創新為核心,推動制度創新和機制創新“雙輪驅動”,為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強勁動能。2012年至2021年,中央企業累計投入研發經費6.2萬億元,年均增速超過10%,研發投入強度從1.34%提升到2.5%。截至2021年底,中央企業擁有國內研發機構5327個,擁有研發人員107萬人,較2012年底增長53%,在載人航天、北斗導航、5G應用等領域涌現出一大批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標志性重大創新成果。
2022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2022中國企業輿論傳播報告》顯示,國企改革新動態特別是重大混改、重組事件備受關注,與此同時,“瘦身健體”、科技創新等改革話題維持較高熱度。“國資央企在服務國家戰略大局、防疫抗疫、保障民生等方面承擔更大責任,國資央企穩增長行動受到廣泛關注并引發輿論熱議。”報告發布人、經濟參考報社總編輯周亮說。 (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