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国产_亚洲精品成人网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啪啪_久久亚洲欧美

經濟導報    原創    山東    公司    金融    山東國資    智庫    鷹眼IPO    熱點    好品山東    證券    消費    樓市
山東財經網 >> 濱州
濱城區秦皇臺鄉:特色產業活了,農民腰包鼓了!
來源:大眾報業·經濟導報   加入時間:2022-11-7 16:52:27  

  記者 楊瓊 通訊員 張志剛

  立冬已至,而散布在濱州市濱城區秦皇臺鄉廣袤土地上的一座座冬暖式大棚里卻是另外一番景象。這里溫潤如春、生機勃勃,一片生機盎然。蔬菜大棚里,西紅柿、韭菜、西藍花、辣椒等各類蔬菜,清脆蔥綠,長勢喜人;食用菌大棚里,一排排食用菌袋錯落有致,一簇簇蘑菇如花朵一樣,競相綻放。

  在這些孕育著農民致富“希望”的大棚,正是該鄉因地制宜,打造“產業帶動、一村一品、自主參與”特色產業,為鄉村振興提供強力引擎的生動寫照。

  “實施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基礎。只有夯實了產業根基,讓鄉村具有‘造血’功能,才能真正激發農民自身的內在動力,實現以產業振興推動鄉村振興。”秦皇臺鄉黨委書記姬曉龍說。

  近年來,秦皇臺鄉牢牢扭住產業發展這個“牛鼻子”,立足當地土地資源豐富的稟賦,不斷引導農民調整產業結構,夯實產業基礎,鉚足發展后勁,積極探索農村產業發展新路徑,力促全鄉形成了特色產業多點“開花”的發展新局面。

  在利民新村北賈家的西藍花種植基地里,張秀萍正在忙著對西藍花進行管理,確保即將采摘上市的蔬菜品質有保障。看著即將喜獲豐收的西藍花,張秀萍高興得合不攏嘴,“我種了30多畝,每畝效益在5000元左右。”

  同樣,在距離北賈家4公里處的瓦屋張蔬菜大棚基地里,各種反季節蔬菜長勢旺盛,甚是喜人。

  尹新榮是單寺新村灣趙的村民,以前在外面跑業務,在瓦屋張大棚興建之時,她便返鄉來到這里流轉土地建了四個大棚。在大棚里,尹新榮正在忙著查看韭菜長勢,今年是她種植大棚的第三個年頭了,尹新榮說,“大棚蔬菜產量高、效益好,一個大棚一年掙五六萬塊錢不成問題。”

  據利民新村瓦屋張黨支部書記張利濱介紹,“我們村通過土地流轉、合作經營等方式,實行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生產模式,帶動全村10多戶發展大棚21個,群眾收入實現了大幅提高。”

  為了引導更多的農戶發展蔬菜產業,實現蔬菜規模化生產,促進農民增收,秦皇臺鄉黨委、政府因勢利導鼓勵支持各村建立蔬菜種植大棚,通過示范、引領帶動作用提高農戶種植蔬菜積極性,如今,全鄉已發展蔬菜大棚近100個,使蔬菜產業成為該鄉農民增收致富的新亮點。

  同時,秦皇臺鄉結合鄉情實際,對接群眾需求,為種植戶制定幫扶措施,鄉農技中心定期邀請上級農業專家實地提供技術指導,為群眾提供“保姆式”服務,解決了群眾后顧之憂,不斷拓寬群眾增收門路。

  走進位于秦皇臺鄉朝陽新村段李家的濱州市褔哲思蕈菌種植基地,一座座大棚整齊地排列在田間。大棚內,朵朵蘑菇像花兒一樣“綻放”,工人們在大棚里忙著采摘、裝運,一派繁忙的景象,蘑菇豐收的喜悅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

  “我年紀大了,出去打工也不好找活,在這里打工,每天收入也不少,活也不累。”正在采摘蘑菇的劉樹芹高興地說。

  “大棚里蘑菇是一茬接一茬,不管是生長期還是收獲期,都離不了人工。像現在正在采摘期,每天用工在三十多人,每個人每天收入在100多元,按月結算。”基地負責人張艷波介紹道。

  以往農民的“冬閑”正被“冬忙”替代,把寒冷的冬天過得熱乎乎的。

  提起冬季采摘,孫長永的秦皇臺現代農業生態園溫室大棚的水果西紅柿最近迎來了成熟上市采摘的季節,在翠綠的葉子下,一顆顆小西紅柿紅艷欲滴,惹人垂涎。

  除了小西紅柿,孫長永的生態園還栽種著辣椒、油菜等家常蔬菜供游客采摘。如今,生態園已吸引不少來自市區的游客前來采摘品嘗,游客們在采摘過程中,既嘗了鮮,也放松了身心,體驗了采摘的樂趣。

  雖然菜品普通,但是種植過程卻分外精細。孫長永介紹,“生態園種植的每一個品種的蔬菜,在種植前都有嚴格的標準。比如西紅柿,從種植前的整地,到育苗、栽種、管理、結果以及施肥澆水,整個過程,都有一套嚴格的標準化生產模式,保證了蔬菜的品質。”

  近年來,秦皇臺鄉依托豐富的土地資源這一特點,不斷鼓勵農戶引進種植品種,推動農業向觀光、休閑、度假方向轉變,不僅增加了經濟收入,同時也滿足多樣化、多層次的旅游消費需求,成為秦皇臺鄉發展現代農業的一張靚麗名片。

  特色產業活了,農民腰包鼓了。

  “我鄉始終把‘產業富民’作為發展農村經濟、助推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按照‘政府引導、產業培育、企業帶動’的發展思路,加快培育特色優勢產業,以產業振興推動鄉村振興,全力做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秦皇臺鄉黨委委員、副鄉長張志群說。




編輯:付建

[山東財經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請注明出處和作者,違者必究!。凡本網注明來源非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更好地服務讀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新聞推薦
 
·> 經導財評丨規范收費行為讓平臺經濟行穩致遠
·> 一周山東金融人事|17份行政許可公布,涉及工商銀行威海分行行長等
·> 低至0.01%!理財公司再掀“降費”潮
·> 一季度凈虧6.6億,小鵬汽車“押寶”AI智駕輔助
·> 出口額激增16.1%和15.2%!紡織魯企“出海”創新突圍
·> 山東金融管理部門聯合部署 推動一攬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實落地
·> 2025年山東能源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推薦目錄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新規落地!市場反應如何?
Copyright @ 山東財經網   地址:濟南市濼源大街2號 大眾傳媒大廈F24

郵編:250014    電子郵箱:sdenews@126.com

備案號:魯ICP備09023866-44號 魯新網備案號:201000112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31-85196503 郵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