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傳喜(中)查看蔬菜成長情況。 |
當下,“田園新城”規劃進入了分步實施階段,南部產業集群已經形成,帶動了萬人就業創業。“田園新城”成為廣大農民的“共富港灣” ◆導報記者 劉慎平 通訊員 楊祥亮
10月24日下午4點,返回代村的黨的二十大代表王傳喜,剛下車就直接來到了代村便民服務中心,向黨員干部、村民代表、企業職工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分享參加大會的喜悅之情。 “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作的報告后,深受鼓舞,備感振奮。報告擘畫了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的目標任務,是指引我們奮進新時代的行動綱領。”王傳喜激動地向黨員群眾們介紹。 黨的二十大勝利閉幕后,王傳喜一邊忙著學習宣傳貫徹會議精神,一邊深入思考著如何把黨的創新理論貫徹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做到總書記強調的“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 穩住農業產業基本盤, 發展壯大“鏈式經濟”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對代村這個一直以來以農為本,農工貿于一體,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的村莊來說,無疑又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 蘭陵國家業公園總經理劉雁濱說:“我們在村集體統籌下,不斷發展現代農業、休閑農業,實施了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下一步我們要發揮青年農民作用,多種糧,種好糧,同時還要推進現代農業發展,打造現代農業樣板。” 黨的十九大以來,蘭陵縣代村在王傳喜的帶領下,堅守農業基本盤,大力發展農業產業。扎扎實實推進了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實施了二氧化碳應用于蔬菜大棚等一系列現代農業項目,種植了近萬畝各種糧食。2020年投資8億余元建設的農業企業園,入駐了23家“農”字頭企業。自主經營的新天地蔬菜食品,聚焦農產品精深加工,產品輻射全國、遠銷日韓,2022年上半年就完成了各類蔬菜生產加工10萬噸。農業產業鏈越建越強,越延越長。 王傳喜說:“我們必須長期堅持以農為本、多業并舉的思路,把農業產業做大做強,盡快實施農企園二期規劃建設,完成農業公園5A級景區創建,把‘農文旅’融合、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這篇大文章做起來,強起來,讓產業更興旺。” 提高農村宜居舒適度, 建設和美“未來鄉村” 10月29日晚,銀湖活力區核心區規劃討論會開到了凌晨。村“兩委”成員為新代村、大代村的理念感到眼前一亮、為之一振。 王傳喜看了匯報片后說:“黨的二十大提出,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我們規劃建設銀湖活力區,就是率先落實二十大精神,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具體行動。” 銀湖活力區是代村“田園新城”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總占地3600畝。一期工程年底動工,計劃投入5億元。該區域定位于打造“未來鄉村”樣板,是中國美麗鄉村——代村的升級版。 項目負責人王家萌介紹說,銀湖活力區核心區規劃建設要引領未來鄉村,通過空中立體走廊、地下水系相通、地面綠色相連,實現內部大生態,自由小循環。突出植入生活場景、現代化管理服務,是生態、科技、經濟、人才等多元集聚融合的、和美幸福的新圖景。 未來鄉村的新思路,將進一步滿足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的新期待,是物質生活、精神生活都富裕的生動實踐。 提升農民生活幸福感, 聚力打造“共富港灣”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治國有常,利民為本。為民造福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 王傳喜說:“深刻領悟總書記人民至上的重要思想,就要在多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謀福祉,實現共同富裕上下功夫。” 在“領頭雁”王傳喜的帶領下,代村通過20多年的發展,逐步擺脫了貧困落后的帽子,率先全面建成了小康村。村集體實現了由1999年時的負債380萬元到2021年各業總產值38億元的華麗蝶變。富起來的代村,并沒有忘記帶領更多村莊、更多農民實現共同富裕的使命。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王傳喜說:“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我們要從‘田園新城’再出發,把‘田園新城’打造成一個宜居宜業宜游,亦田亦園亦城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共同富裕示范區,帶動周邊11個村莊的農民生活像芝麻開花節節高。” “田園新城”規劃建設重點在“活力”。通過大力發展產業,提升經濟活力;通過優化生態結構,壯大綠色發展成果,提升生態活力;通過發展成果廣泛惠民,提升群眾思想活力,增強共同富裕信心和力量。 當下,“田園新城”規劃進入了分步實施階段,南部產業集群已經形成,帶動了萬人就業創業。“田園新城”成為廣大農民的“共富港灣”。 王傳喜表示,要從思想上行動上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牢記總書記的殷切期望,瞄準未來五年及更長時間,抓住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把黨代表的使命融入到帶領群眾共同富裕,多為群眾辦實事的實踐上來,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共同富裕示范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