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瓊 通訊員 房娜 孫萌茜
今年以來,惠民農商銀行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積極踐行服務“三農”和實體經濟的經營宗旨,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截至目前,該行共發放黃河流域貸款54.95億元,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探索路徑、作出示范。

開拓現代化綠色發展道路
惠民農商銀行堅持綠色導向,強化對節能環保、清潔能源、綠色低碳生活等領域信貸支持和惠民便企服務。該行做好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等碳減排領域資金支持,加大對節水灌溉、分布式光伏發電等項目的信貸投放,大力推廣“分布式光伏發電貸”等信貸產品,助力轄區實體經濟綠色低碳轉型,截至目前,發放“分布式光伏發電貸”2516萬元。完善綠色金融合作機制,爭取政策支持,與濱州市人社局聯合開展“一分錢乘公交”綠色出行公益活動,惠及群眾1000余人。強化對綠色低碳生活領域信貸支持,推動支付環境綠色升級,積極推廣聚合支付業務,持續改善鄉鎮、農村集市、商業聚集區及公交車、出租車等領域支付環境,助力提升智能化、綠色化生活水平,截至目前,發放綠色消費分期貸款1191萬元。
建設高質量現代產業體系
惠民農商銀行結合全縣經濟社會綠色轉型發展布局,將支持新舊動能轉換、鄉村振興等作為綠色金融的切入點和突破口,開展精準營銷,持續加大綠色信貸投放力度。加強對綠色農業信貸支持,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全力保障綠色農業信貸需求,持續加大對糧食生產、瓜果蔬菜等“菜籃子”工程的信貸支持,大力推廣“糧食增產貸”“大棚貸”“魯擔惠農貸”等產品,推動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升級換代。截至目前,發放“魯擔惠農貸”9467萬元、“糧食增產貸”11233萬元、“大棚貸”821萬元。
全面落實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該行以五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和五大傳統優勢產業改造提升作為信貸投放著力點,加強與行業主管部門、產業園區等交流合作,加大“科技成果轉化貸”“知識產權質押貸”等投放,助力產業結構優化轉型。截至目前,“科技成果轉化貸”2747萬元,“知識產權質押貸”8065萬元。
降低綠色貸款綜合成本。該行充分運用財政貼息、再貸款政策,加大“魯擔惠農貸”“創業擔保貸”“退役軍人創業貸”和“央行資金鄉村產業振興貸”等政策性貸款的推廣,用好兩項直達實體貨幣政策工具,對綠色低碳普惠型經營主體落實延期還本付息和信用貸款投放,持續釋放政策紅利。截至目前,發放“創業擔保貸”37513萬元、“央行資金鄉村產業振興貸”121126萬元、“退役軍人創業貸”2715萬元。2022年以來,累計辦理延期還本付息手續136374萬元。
大力支持黃河流域鄉村建設
惠民農商銀行立足黃河灘區遷建、鄉村建設等實際,積極開展產品和服務創新,提高普惠金融支持力度。
該行根據灘區居民生產經營特點,深入做好對大年陳黃河灘區特色農業和返鄉創業居民的融資服務,積極支持生產生活綠色轉型,截至目前,累計支持黃河灘區遷建農戶生產經營2000余萬元。加大普惠金融服務力度,支持美麗鄉村建設,著力打造“客戶經理定時定點駐村服務、農金員隨時隨地駐村服務”的駐村新服務模式。截至目前,惠民縣轄內1118個村莊,開展整村授信村莊1100個,覆蓋率達到98.39%,客戶經理駐村(駐點)已實現全覆蓋。
增強科技支撐能力。該行積極推廣手機銀行、“信e貸”等線上產品,暢通惠民便企渠道,提高綠色金融服務質效,充分運用“智慧營銷系統”,提高獲客營銷數據運用能力,為提高鄉村居民宜居水平補齊現代金融短板,截至目前,發放信e貸40247萬元。深入農村社區、企業廠區等,積極舉辦環保公益行等活動,宣傳綠色金融知識、信貸政策及金融推動減碳固碳情況,促進公眾提高環保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