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元春
11月9日,濱州市委宣傳部舉行“在濱州 知濱州 愛濱州 建濱州”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胡云江介紹了全市財政工作發展成就。記者獲悉,十年來,濱州市財政局全力增強統籌保障能力,持續深化財稅體制改革,在財政收支、為市場主體紓困解難、保障民生等領域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財政支撐。

財政收支實現高質量增長。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7.5%,2021年增長至287.3億元,總量從全省第11位前移至第8位,取得歷史性突破;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從226.6億元增長到478.2億元,年均增長9%。十年間,全市累計爭取省以上轉移支付資金1055.6億元,年均增長6.9%,2015年以來累計發行新增政府債券849.2億元,有力支持了市委、市政府一大批重點項目、重大工程及民生實事落地落實。
財政體制實現深度改革。理順市以下財政分配關系,優化財力分配格局,預算管理水平持續走在全省前列,濱州市連續多年被評為“全省預算管理工作先進市”。“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基本建成,形成了“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鮮明導向。同時,累計投入1.7億元在全省率先實施財政資金股權投資改革,入股企業15家,并首創投貸聯動機制,撬動銀行信貸資金7.1億元。穩步推行零基預算改革,有效統籌銜接“四本預算”,理順科技、應急等領域市以下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將市級專項資金項目清理整合至10大板塊31項,著力推進政府債務逐步實現閉環管理,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
財政政策不斷落地,為實體經濟注入源頭活水。積極發揮財政政策定位精準、作用直接優勢,全面落實退稅、減稅降費政策,財政逆周期調節作用充分顯現。自2019年實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以來,全市累計新增減稅降費190.2億元,特別是今年以來落實減稅降費105.7億元,其中實現增值稅留抵退稅81.7億元,為市場主體紓困解難、注入活水。同時,先后研究出臺新舊動能轉換“1+5”財政政策體系、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財政政策清單等一攬子政策,綜合運用政府引導基金、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方式,放大財政資金乘數效應,集聚更多社會資本推動經濟建設。其中,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設立中小企業應對疫情金融穩定基金,累計為30家企業提供資金支持8.5億元。
交出人民滿意的民生答卷。全市民生支出由182.1億元增長到379.1億元,始終占到財政支出的八成左右。
十年來,濱州市持續加大教育、醫療、社會和民生保障方面財政投入,著力加大社會基礎保障效能,成效顯著。2012年至今,教育保障資金支出累計達601.1億元,2022年落實全市義務教育保障資金4.6億元;累計實現衛生健康支出323.5億元,年均增長11.9%;籌集、爭取各類資金39.2億元投入市直棚改安居項目建設,累計投入市級及以上財政資金24.6億元,啟動1036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完成清潔取暖改造87.6萬戶,基本實現應改盡改;全市社會保障和就業累計支出達465.9億元,年均增長8.9%,城市、農村低保標準分別由每月400元、192元提升至953元、745元,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由2012年每月55元提高到2022年每月165元。目前,全市社保、醫保、低保水平穩居全省前列。
今后,濱州市財政局將聚焦壯大財政綜合實力,進一步提高財政資金、資產、資源的統籌管理和運營水平,最大限度發揮財政政策、資金效益,為更高水平富強濱州建設提供更加堅實、可靠的財政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