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戴岳
“路過山東老字號館,進來看一看。平時也喜歡寫寫字,這個山東小伙子太會介紹了,我就買支筆回去試一試。”7日,在山東老字號暨非遺文化體驗館(下稱“山東老字號館”)內的同文堂筆莊展臺前,浙江交易團的王建設樂滋滋的買了一支傳統的中國北派毛筆。

山東老字號館迎來了一批又一批的客商 經濟導報記者 戴岳 攝
從進博會開幕到現在,山東老字號館迎來了一批又一批的客商。在國家級步行街區,山東老字號館人聲鼎沸,十分引人注目。“里面好熱鬧,去看看有什么。”兩位展會的工作人員路過時也被山東老字號館吸引進館內。
像山東老字號館一樣,來自各省市的老字號產品,在此次進博會上都是被關注的熱點。老字號們努力將傳統產品與時代特色結合,用豐富的創新產品形式,展現著老字號的新活力。
弘揚傳統文化更重要
“開張了,開張了。這幾天也達成了不少意向,海南交易團、廣西交易團、吉林交易團、遼寧交易團、河南交易團都有意向。大部分是做文創禮物、伴手禮,還有一些是希望我們做代加工。”今年是同文堂筆莊第五代傳承人朱鵬杰第三次參加進博會,訂單一筆接著一筆的來,讓朱鵬杰笑開了花。
29歲的朱鵬杰介紹,“國內毛筆制作技藝分布區域比較廣泛,80%都在南方,北方較少,我們家就是為數不多的中國北派毛筆代表之一,是省級非遺項目。”

朱鵬杰在介紹自家的毛筆 經濟導報記者 戴岳 攝
朱鵬杰在自己的展臺旁擺放了一張桌子,上面專門放置了讓大家書寫的紙張。“我非常愿意來參加進博會,每年的訂單額和銷售額是增長的。最關鍵的,我可以讓山東的傳統文化傳揚出去。”
7日中午,宏濟堂的展位前也圍滿了人。“阿膠蠻好的,你這個阿膠正宗嗎?也負責熬膠嗎?”一位上海阿姨向工作人員詢問。“我們宏濟堂創始于1907年,您知道《大宅門》嗎?我們就是它原型。”工作人員為這位阿姨詳細地介紹道。
經濟導報記者注意到,這是宏濟堂第五次參加進博會,宏濟堂也通過進博會不斷提升著自己的品牌影響力。今年的進博會,宏濟堂重點展示了經典中成藥和功能性健康食品。
進博會給了老字號品牌們一個展示自己的絕佳機會,不少參展的山東老字號都向經濟導報記者表示,希望通過這次展會,讓更多海內外的人士了解山東老字號,讓山東老字號真正地走出去。
山東省商務廳服務貿易和商貿發展處副處長魏文勝表示,“我們把山東老字號和非遺的體驗館越建越大,通過非遺人的現場展演和山東老字號品牌的推陳出新,向海內外的觀眾、顧客、展商展示山東厚重的歷史文化,傳遞我們的文化自信。”
老字號也可以創新
“我們有308年歷史了,此次玉堂醬園帶來了2022年新推出醬菜禮盒運河老店、金御滿堂、老家濟寧、四季小菜等新工藝醬菜產品。”玉堂醬園品牌部部長李根領介紹,國內外客商可以現場認識山東傳統手造好品,體驗齊魯工匠的卓爾不凡,了解匠心匠藝背后的儒商故事。
“蟹粉獅子頭、麻辣鴨掌這些都是快速出餐的預制菜,”惠發食品市場部副總監劉軍告訴經濟導報記者,“我們是第一次來參加進博會,這幾天前來咨詢采購的非常多,主要是對我們‘大國味道’系列預制菜感興趣。‘大國味道’系列是我們聯合名師名廚制作的八大菜系。”
作為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配套活動之一,7日舉辦的第二屆中華老字號創新發展大會,以“守正傳承 創新發展”為主題,著力推動老字號綻放活力、加快發展。
經濟導報記者了解到,此次進博會在山東老字號館內,共有50家老字號非遺文化企業入駐。這些老字號品牌涵蓋了“食、飲、味、醫、衣、藝”六個板塊。品類如此齊全的集中展示,與山東重視老字號品牌發展密不可分。
山東省近年來積極構建老字號保護、傳承、創新、發展四大體系,落實了一系列務實舉措,出臺《關于促進老字號高質量發展意見》、出版《山東省老字號志》、舉辦中華老字號(山東)博覽會、組織中華老字號直播嘉年華等多項工作被寫入《中華老字號年度發展報告(2022)》。
在7日舉辦的第二屆中華老字號創新發展大會上,青島啤酒、東阿阿膠、德州扒雞和玉堂醬園等老字號企業被列入首批中華老字號守正創新案例。
中國國際進口博覽局副局長孫成海介紹,本屆進博會有數百項新產品、新技術和新服務亮相,在這些新產品、新技術和新服務中,都不時見到老字號的身影,顯示出老字號這些年來在守正創新中日益激發出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