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鈺
近年來,濱州市始終把穩就業放在“六穩”“六保”首位,把“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列入全市發展規劃,就業指標列入《政府工作報告》民生實事、市委重大決策部署任務,社會面就業創業工作捷報頻傳。11月10日,濱州市委宣傳部舉行“在濱州 知濱州 愛濱州 建濱州”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李榮舜介紹了全市人社工作發展成就。

李榮舜表示,立足新發展階段,濱州市人社局始終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新發展格局,全力增強統籌保障能力,以全市城鎮新增就業累計53.8萬人的優異成績,交出了全市就業局勢的總體穩定、穩中向好的“十年答卷”。
保崗、穩崗、拓崗,構建“就業優先”體系。十年來,濱州市政府先后出臺就業創業文件10余個,出臺了穩就業15條、支持企業高質量發展清單等一系列含金量高、扶持力度大的政策,為穩就業、保就業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濱州先后6次開展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力度連年增加,“十三五”時期累計發放穩崗資金1.9億元,2020年資金數發放額達到2016年的近7倍,2021年企業享受政策數量達到2016年的20倍,政策覆蓋率保持全省第一。實施“創業渤海、樂業濱州”行動,優化創業扶持政策,構建起創業補貼、創業貸款、創業培訓等政策體系,2020年,濱州創業擔保貸款發放達到16.14億元,一次性創業補貼發放2786.6萬元,扶持了14860名創業者成功創業,帶動近5萬名群眾順利就業。
切實守好民生底線,構筑堅實社保屏障。通過不斷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全市社會保險覆蓋面和保障群體持續擴大,社會保障網絡織密扎牢。截至2022年10月底,全市基本養老保險參保329.35萬人,工傷保險按項目參保率達到100%。與2012年末比,基本養老保險、工傷保險總參保人數分別增加120萬余人、30萬余人,各項社會保險基本實現應參保人群全覆蓋。2012年以來,全市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從1556.35元增長到2406.64元,增長率達54.63%,實現了職工養老保險“十八連漲”。為使社保服務更加親民、便民、惠民,全市社保業務100%實現全程網辦,打印查詢類、關系轉入類等19項社保業務可全省通辦、跨省通辦,靜默認證率達99.54%,列全省第一位。隨著“人社政務進村居、服務群眾零距離”行動持續開展,2012個村級人社服務點和150個社銀一體化服務網點陸續建成,覆蓋全市400人以上村居和偏遠農村,村民足不出村就可辦理90項人社業務和10余項金融業務,51項高頻人社業務延伸到銀行網點辦理,企業和群眾辦理人社服務更加觸手可及。
聚焦人才全鏈條發力,實現“凈流入”新格局。連續5年打造人才政策“升級版”、累計出臺50多個綜合性政策文件及配套實施細則、啟動“城市實習生計劃”、開展“選擇濱州—名校人才直通車”全國校園招聘活動……濱州市以人才全鏈條各環節精準發力、不斷提升人才引育水平為準繩,實現了“人才凈流入”的結構性改變。2019年以來,全市累計招引本科以上大學生4.3萬余名,其中碩博士5000余名,2021年獲全省“雙招雙引和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單項獎。隨著育才體系不斷健全,濱州市還持續開展“十萬名技能人才梯次培育工程”,逐步完善全周期的博士后培養體系,積極落實“直評直聘”和“定向評價、定向使用”制度,2018年在全省率先開展企業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自主認定,共認定各類人才2.5萬人。在省內首創人才專屬節日“濱州人才節”,已連續舉辦三屆,累計參與人數2萬余人、開展人才活動300余場,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影響,營造了拴心留人的良好人才生態環境。
持續加強權益保障,勞動關系和諧穩定。為積極應對勞動關系新形勢、新變化,全力維護勞動關系和諧穩定,切實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十年來,濱州市最低工資標準實現了“八連漲”,從2012年的950元和1100元,分別提高到1700元和1900元;企業薪酬調查職工平均工資從2012年的3.37萬元增長到7.51萬元,增幅達122.8%,職工工資水平顯著提升。勞動用工備案實現了從紙質備案到網上備案再到“三口合一”全程網辦的跨越,累計完成備案企業3563家、備案職工21.22萬人,勞動合同履行質量顯著提升。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方面也在近年不斷取得新突破:全市共開展30余次專項檢查行動,出動聯合執法人員5632人次,檢查企業1.2萬家,涉及勞動者120余萬人,追繳拖欠工資7000余萬元,累計辦結各類投訴舉報2897件,辦理涉嫌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1050件,全市勞動保障監察舉報投訴案件結案率和拖欠農民工工資舉報投訴案件結案率均為100%。
接下來,濱州市人社局將緊緊圍繞全市重點工作任務,著力穩就業、惠民生、促改革、防風險、保穩定,扎實推進各項人社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開創人社系統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奮力書寫全市人社事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為推動更高水平富強濱州建設作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