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上午,臨沂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臨沂沂河新區主題新聞發布會,會上詳細介紹了沂河新區的戰略地位與優勢特點。記者了解到,沂河新區的“新”,主要體現在體制機制、發展動能、營商環境三個方面,同時還具有區位、配套、空間、產業、政策、文化和生態環境等優勢。

設置沂河新區,從國家層面講,是落實“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兩大國家戰略和淮海經濟區、魯南經濟圈等區域戰略疊加優勢,發揮國家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國家物流樞紐等重大政策和國家級經開區、綜保區等重大平臺集聚優勢的重大舉措;從省級層面講,是省委省政府打造區域融合發展的戰略支點,深化新舊動能轉換,增強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的必然選擇;從市級層面講,是實施城區“東進”戰略,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優化城市功能布局的現實需要,是帶動臨沂東部地區加速隆起的關鍵所在,更是臨沂“走在前、進位次、提水平”的重要支撐。
沂河新區戰略定位是打造對接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戰略橋頭堡、魯南跨越發展示范引領區、產城深度融合綜合試驗區,重點對接長三角等是我國經濟發展要素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臨沂市第十四次黨代會報告將沂河新區作為全市發展的“五極”之一,明確了“以功能服務發展”的平臺集聚區的定位,通過統籌資源、整合要素、集成政策,打造臨沂的“經濟特區”“雄安新區”。可以說,新區決定著臨沂未來發展的境界高度,是魯南經濟圈乃至全省發展的增長極、動力源、突破點,未來潛力不可估量。
沂河新區的“新”,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體制機制新。新區采用“一個平臺、一個主體、一個班子、三塊牌子”的體制架構,構建“管委會抓全盤、部門抓管理、園區抓產業、鎮街抓屬地”運行體制,實現新區、經開區、綜保區“三區合一、上下貫通、一體融合、高效運轉”。
發展動能新。智能制造、醫藥健康、現代物流、戰新產業等主導產業隆起,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營造出產業鏈配套的良好生態,蘊含著巨大的發展動能。
營商環境新。100余項省級管理權限下放到新區,讓人眼前一亮!同時,賦予新區市級開發建設等經濟管理權限,與其密切相關的社會事務管理權限一并下放。積極回應資本和項目對營商環境的關注,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全面實行“全周期服務”“一網通辦”,極簡審批、極速辦理、極優服務,讓每一位企業家朋友放心投資、舒心經營、順心生活、安心發展。
沂河新區還有七大優勢:獨一無二的區位優勢。沂河新區位于兩河之間,生態良好、區位優越,是未來城市的新中心,擁河發展、前景無限。功能完善的配套優勢。背靠主城區,坐擁國家級臨沂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保稅區、臨空經濟區等6大功能平臺,經過多年的積累和發展,基礎設施、生產服務等配套都非常健全。充足廣闊的空間優勢。劃定城鎮開發邊界150平方公里,新增建設用地48平方公里,市級統籌的新增用地2/3給了新區,一切有利于企業發展、一切有利于轉型升級的創新要素,新區都堅決支持,并盡最大努力服務于企業。扎實雄厚的產業優勢。智能制造、醫藥健康、現代物流等產業已經具有相當規模,很多產業在全省甚至全國都有知名度。系統集成的政策優勢。省市分別出臺了28條、24條措施全力支持新區,省級100余項管理權限下放到新區,下一步還要應放盡放,賦予了新區更大的發展自主權。輝煌燦爛的文化底蘊。沂河新區是我國東夷文化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文脈源遠流長。同時也是沂蒙革命老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沂蒙精神深深融入新區人的血脈之中。和諧優美的生態環境。5萬畝國家級沂沭河濕地公園、81平方公里林地、28平方公里園地、12平方公里水域交相輝映,形成“水、岸、灘、堤、林、田”一體的生態景觀格局。(王秉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