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上午,臨沂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臨沂沂河新區主題新聞發布會,詳細介紹了沂河新區的基本情況、地位意義、優勢特點等信息。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沂河新區注重招商引資,謀劃三大產業集群、十大工程。

沂河新區位于山東省東南部,是省委、省政府聚力打造區域融合發展戰略支點設立的4個省級新區之一。2021年12月,省政府批復了《臨沂沂河新區發展規劃》,明確新區規劃面積496平方公里,轄8個鎮街,總人口72萬人。其中,白沙埠鎮、芝麻墩街道、梅家埠街道、朝陽街道、鳳凰嶺街道、相公街道為直管區,九曲街道、太平街道為統籌區。
產業是新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和保障。臨沂堅持把招商引資作為沂河新區發展的“一號工程”,聚焦大招商、大項目、大產業,全面實施建鏈、補鏈、強鏈、延鏈工程,利用三年時間打造“1000億級智能制造產業集群、500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100億級戰新產業集群”。
在智能制造產業方面,以“電動化+智能化+高端化+國際化”為發展方向,打造“技術+平臺+生態”的產業競爭力,引導產業高質量轉型升級,打造全球工程機械領域科技創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合作交流目的地,推動工程機械向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挺進。在生物醫藥產業方面,堅持“產業化、集聚化、品牌化、生態化”發展原則,圍繞醫藥制造、醫療器械、醫藥流通及醫藥生態四大板塊, 以“載體帶動、內培外引”為發力點,集中力量打造國內一流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核心承載區,到2025年,生物醫藥產業規模達到150億元,成為國內一流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核心承載區,實現醫藥產業的“生態、城市、產業”高度融合發展。在戰新產業方面,堅持“專業化+全價值鏈”一體化發展,重點拓展細分應用、高端產業領域,加強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光電、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領域龍頭。在現代物流產業方面,以“平臺+科技+服務”提升產業競爭力,依托臨空經濟區、中遠海運等項目,通過“產業鏈、數據鏈、服務鏈”三鏈融合,推動產業“高端化+數智化+低碳化+國際化”打造,重構產業增長動力。
同時,為推動沂河新區高起點開局、高質量發展,新區黨工、管委會聚焦中央、省市關于加快沂河新區高質量發展的系列要求,系統謀劃了沂河新區“十大工程”。“十大工程”計劃總投資745億元,在項目篩選上,突出引領性、標志性、支撐性,選擇了未來幾年對新區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能夠在3年內完成建設或取得階段性成效的項目。項目類別以基礎設施為主,兼顧智能制造、醫藥健康、現代物流等主導產業。目前,已擬定實施方案,逐個工程明確了建設內容、資金來源、三年建設計劃和責任單位,2022年、2023年、2024年分別計劃完成投資60億元、200億元、220億元。
一是總投資200億元的“八縱九橫”路網提升及綜合管廊建設工程,計劃建設溫泉路高架等道路116公里、綜合管廊45公里。二是總投資40億元的兩河融通生態風貌帶建設工程,主要建設分沂入沭水道綜合整治、沭河西岸提升改造等項目,加快建設生態水城。三是總投資40億元的臨沂金融科技商務集聚區建設工程,總面積1000畝,重點建設沂河新區金融CBD、政務服務中心、科研創新中心。四是總投資184億元的中交夢想城建設工程,總面積20.3平方公里,主要包含主題公園、國家網球(北方)訓練中心、青少年綜合實踐示范基地二期等一系列重大標志性項目。五是總投資26億元的“公園城市”生態綠地建設工程,總面積2500畝,主要包括5個城市綜合性公園、6個片區多功能公園、120個社區、街區口袋公園。六是總投資55億元的名校名院建設工程,重點建設臨沂狄邦國際學校、臨沂市中醫醫院高鐵院區、臨沂市婦幼保健院北城兒童醫學中心、臨沂市中心醫院新區院區等名校名院。七是總投資80億元的JMRH科技產業園建設工程,總面積14.2平方公里,重點打造高端食品產業園、智能產業園等項目。八是總投資25億元的沂蒙“光谷”建設工程,總面積2850畝,致力于激光產業集聚發展。九是總投資50億元的沂蒙“藥谷”建設工程,總面積2000畝,致力于打造國家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核心承載區。十是總投資45億元的多式聯運智慧物流港建設工程,新建中遠海運智慧物流園、中國郵政郵區中心局等項目,打造“一帶一路”國際貿易重要服務平臺和區域物流樞紐。(王秉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