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11月25日宣布,個人養老金制度在36個先行城市或地區啟動實施。
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資金用于購買符合規定的銀行理財、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運作安全、成熟穩定、標的規范、側重長期保值的滿足不同投資者偏好的金融產品,參加人可自主選擇。近日,多個部門也陸續披露了首批個人養老金可投產品名錄,其中首批養老基金有129只,首批個人養老金保險有7只,特定養老儲蓄產品和專屬理財產品也在陸續上報中。
投資個人養老金能省多少稅?連續投資最后能收獲多少養老金?記者為您算一算這筆賬。
投資個人養老金能省不少稅
本月初,財政部和稅務總局已經就個人養老金有關個稅政策公告,自2022年1月1日起,對個人養老金實施遞延納稅優惠政策。在繳費環節,個人向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繳費,按照12000元/年的限額標準,在綜合所得或經營所得中據實扣除;在投資環節,計入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的投資收益暫不征收個人所得稅;在領取環節,個人領取的個人養老金,不并入綜合所得,單獨按照3%的稅率計算繳納個人所得稅,其繳納的稅款計入“工資、薪金所得”項目。
個人養老金可以在核算個人所得稅時作為扣除項在稅前扣除。目前常出現的扣除項目包括減除費用(6萬/年)、專項扣除(社保公積金)、專項附加扣除
中瑞方勝人力資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專家舉例,假設個人年收入30萬元,全年繳納社保公積金6萬元,按照每年1.2萬元的限額來繳納個人養老金。那么,在未進行個人養老金繳存前,年度應繳納的個稅為:(30萬-6萬-6萬)X20%-16920元=19080元;在繳存之后,應繳納個稅是(30萬-6萬-6萬-1.2萬)X20%-16920=16680元,年度內節稅2400元。
我國個人所得稅制采取的是七級超額累計稅率,針對不同收入人群,具體節稅金額有所不同,但收入越高使用的稅率越高,個人養老金節稅金額就越高。
頂額連存30年到手養老金驚人
根據財稅專家核算,假設投資者每年繳納1.2萬元個人養老金用于投資相應產品,連續繳納30年,將總計投入36萬元。根據產品取得的年化收益率,其最后拿到手的養老金將非常可觀。
如平均年化收益率為3%,則稅后到期本息總收益57.04萬元;
如平均年化收益率為5%,則稅后到期本息總收益為81.2萬元;
如平均年化收益率為8%,則稅后到期本息總收益為142.42萬元。
(來源:大眾報業·風口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