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產業,推動化工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通過補鏈、延鏈、強鏈的方式,實現“做大、做強、做優” 導報訊(記者 李志海)在山東惟普新能源有限公司18000噸/年鋰電池用新型鋰鹽和添加劑項目建設現場,管廊縱橫、鋼架林立,多棟廠房拔地而起,設備安裝調試有序進行。 山東惟普新能源有限公司18000噸/年鋰電池用新型鋰鹽和添加劑項目為2022年省優選建設類項目,總投資10.2億元,由齊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采用國際最先進的日本PMAT株式會社非均相連續穩定反應、精餾、結晶耦合等技術工藝,生產的主要產品為鋰電池電解液新型鋰鹽及添加劑,屬于煉化行業的下游產品,較同類產品有著高純、低水、低耗、工藝本質安全、環境友好等優點,可以替代進口的高端鋰電池材料和電子化學品材料,有效填補國家此類工藝空白,與石大勝華生產的小品類添加劑等產品形成優勢互補。同時,對廣饒縣石化產業延長鏈條、做強“化尾”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目前項目整體進展順利,土建施工已全部完成,配管完成92%,設備安裝完成95%。我們對整個項目進行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科學組織施工,加快建設進度,確保項目按照進度早日投產達效。”項目部副總指揮陳強說。該項目主要建設5000噸/年氟代碳酸乙烯酯生產裝置、8000噸/年碳酸亞乙烯酯生產裝置、5000噸/年雙氟磺酰亞胺鋰生產裝置以及配套的倉庫、儲運系統和公用工程。建成投產后年可新增銷售收入23.6億元,實現企業在新能源領域的突破,拓展企業產業跨度,增加企業發展后勁。 鋰電行業是個朝陽產業。而齊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作為廣饒縣傳統石化產業的代表,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積極轉換“賽道”,進軍鋰電化學品領域,逐步從生產型企業向生產服務型企業、從傳統石油化工企業向現代能源化工產業集群轉型。 石化產業是廣饒縣的支柱產業之一,形成了超千億產業集群。根據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該縣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和綠色可持續發展戰略,著力改造提升傳統化工產業,加快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產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聯外聯強,推動化工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通過補鏈、延鏈、強鏈的方式,實現“做大、做強、做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