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優化措施出臺后,物流更暢通了。生產廠家的存貨銷售得很快,都在加緊趕制訂單,公司每天的物流量都在增加。”12月12日,濰坊美途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棟告訴記者,公司以向全國運輸污水處理設備為主,預計12月能比三四月份多出20%的業務額。
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實施以來,山東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交通物流運輸更加穩定高效,對產業鏈供應鏈保障更加有力。為保障重點物資加速流動,山東加快疫情應急中轉接駁站建設和服務區客貨分離。目前16市所轄行政縣(包括縣級市)均已設置應急物資中轉接駁站,共180處,其中具備貨車接駁服務功能的160處;具備條件的服務區已完成客貨車輛分區分類管理。記者從山東高速集團獲悉,目前山東高速集團省內148對服務區應開盡開,具備條件的全部完成客貨車輛分區分類管理,有效節省了貨運時間。
同時,我省積極引導“公轉鐵”,鐵路運量持續穩定增加。濟西站作為全國路網性特等編組站之一、山東省最大鐵路貨運樞紐,截至12月10日實現日均辦理完成19837輛,再次刷新歷史紀錄,取得建站40年以來日均最好成績。
濟西站位于京滬、膠濟和邯濟3條鐵路干線的交匯處,擔負著山東鐵路運輸45%的集結、解體、編組作業任務,每天有電煤、礦石、糧食、汽車配件等60多萬噸各類物資在車站中轉、外運。作為華東地區重要的貨物列車“加工廠”,11月份以來,濟西站克服股道運用緊張、天氣轉冷等多重不利因素影響,超前謀劃,精準施策,為推動貨運上量提供可靠保障。
“面對當前持續的大車流,我們從計劃源頭上把好關,站調盯車流,合理地組流上線;場調盯調機動態,兌現調車作業計劃;值班員盯平行進路組織,減少交叉干擾。各工種作業人員加強聯系,協調組織,確保列車到達以后,能夠快解、快編、快發。”國鐵濟南局濟西站調度車間副主任劉楠楠說。
記者從省交通運輸廳獲悉,1-11月份,全省貨運物流主要指標持續向好,貨運量、貨運周轉量分別高于全國2.5個、7.3個百分點,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躍居全國第1位。前三季度,山東GDP增量居全國第一,其中交通運輸倉儲業對GDP增長貢獻率達8.5%。新開國際航空貨運航線11條,新增美國、非洲、澳洲等22條國際航線,海運集裝箱航線數量穩居北方港口首位。
此外,及時解決企業物流困難和訴求,累計解決相關物流事項1.2萬余件。今年以來,累計為5034戶物流納稅人辦理增值稅留抵退稅141.7億元,為719戶民航和物流企業緩繳階段性社保費16.4億元。全省設立20億元再貼現交通物流專項引導額度,確定1002家交通物流企業名單,梳理可適用政策清單,已辦理再貼現3億元。(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