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蒙蒙的冬日,寒風凜冽。看著滿載10噸新鮮白菜的車輛駛出田間地頭,平陰縣孝直鎮農戶蔣亮的眉頭舒展開來,臉上的笑意給冬日增加了一抹亮色。
蔣亮有近20年種植經驗,除了自己種植白菜外,他還是孝直鎮的“蔬菜代辦”,專門為供應商提供與蔬菜采購相關的服務。聊起白菜銷售情況,蔣亮不禁感嘆,今年是豐產不豐收:“這周邊四五個村子都種白菜,種植面積有六七千畝。今年產量高,好的地塊一畝地突破了2萬斤。我們的白菜口感好、味道鮮甜,前幾年銷路一直不錯,今年的價格只有去年的兩成,卻還是賣不動,有一部分已經凍爛在地里了。”
如何讓質優價廉的白菜及時賣出好價錢,這讓蔣亮犯了難。就在此時,拼多多及旗下多多買菜業務推出多項舉措,啟動“暖冬行動”,幫蔣亮手頭的白菜找到了新銷路,真正暖到了農戶們的心坎上。
牽線搭橋,把訂單直接送到田間地頭
“農戶們孤獨地站在田里,看著被凍壞在地里的白菜,眼神中都是無奈和茫然,我們真是很心疼。”山東多多買菜“暖冬行動”項目成員伊蓮娜回憶起第一次來孝直鎮實地考察的場景,感慨頗多,并給記者分享了當時拍攝的視頻。
作為“暖冬行動”項目組的一員,伊蓮娜深入平陰產區的田間地頭,從源頭了解農戶的真實需求。她提到,“我們通過前期的實地考察,確定當地菜品的待銷程度,給出有針對性的應對方案。”在了解完實際情況后,項目組成員會依照多重維度篩選供應商,并撮合其與菜農達成合作,把訂單直接送到田間地頭。
毅輝商貿是“暖冬行動”的合作商家,其負責人高輝在了解到平陰白菜的銷售情況后,欣然加入助農收購行列。
一份白菜7到9斤,售價僅2.99元。高輝坦言,這并不是賺錢的買賣,如果不是多多買菜予以補貼,他甚至還會賠錢。“我和多多買菜合作已久,但沒有做過蔬菜類的產品。這雖然是第一次,但我感受他們很負責任,不僅有補貼,還對菜品質量進行嚴格把控。”
據了解,不只是在平陰,“暖冬行動”項目小組成員已經深入到山東各個地級市,幫農戶排憂解難。“有小伙伴在青島平度考察芥菜疙瘩的銷售情況,還有在菏澤的小伙伴在調研小香芹的收獲情況,這些待銷菜品已經在我們平臺陸續上線了。”伊蓮娜介紹。

山東多多買菜工作人員上門收購白菜,幫孝直鎮農戶解決銷路問題。
一天40噸,助農專區銷量喜人
“前幾天,俺妮兒拿著手機來問我,這上面賣的,是不是咱家種的白菜。種了一輩子地,沒想到這白菜居然能上網嘞。”說起自家白菜上了多多買菜,正在地里收白菜的農戶臉上掩蓋不住的興奮。據了解,拼多多平臺上線“愛心助農”活動專區,加大流量、補貼資源包投入,幫助應季待銷農產品拓展銷路。
除了APP內的流量支持,社群宣傳也及時跟進。伊蓮娜給記者展示了助農產品宣傳海報,海報上有“愛心助農,為山東加油”字樣,并配有白菜的照片和購買二維碼。多多買菜“暖冬行動”項目組將宣傳海報發送給各地“團長”,再由“團長”分發至各團購群,由點到面打開銷路,輻射至省內各個社區,讓待銷農產品賣得更遠、銷得更好。
高輝告訴記者,他已經在多多買菜平臺賣了近一個月的白菜了,主要銷往濟南、德州、淄博、聊城等地,最遠賣到了東營。在活動流量曝光和社群宣推的加持下,一個月來,白菜銷量不斷增加,僅濟南地區一天就可以賣掉40噸。“我自己也是農民的孩子,能幫助農戶把白菜銷售出去,賣得這么好,自己是發自內心地高興。”高輝說。
今天在地里明天上餐桌,“綠色通道”為白菜保鮮
“大白菜收到了,兩顆菜都夠10斤了,新鮮干凈,非常實惠。”這是一位購買了4次助農白菜的回頭客作出的評價。
蔬菜供銷,一頭牽涉到菜農的“錢袋子”,另一頭則關系著居民的“菜籃子”。農戶們的白菜在多多買菜上線后廣受消費者青睞,好評率達到95%。在商品評論區,“新鮮”成為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這得益于多多買菜為助農產品開辟的“綠色通道”。
白菜今天還在地里,明天就能上餐桌。傳統的銷售模式鏈條比較冗長,農戶將白菜賣給小商家、批發商,他們再多次倒手給蔬菜交易市場或超市。多多買菜化繁為簡,沒有中間商。其全國供應鏈體系還打通了區域限制,為待銷農產品開辟“綠色通道”,在保證農產品質量的同時,以全國化大市場優先解決各地待銷農產品的倉儲、分揀、物流等問題,省時省力又增收。
“生鮮損耗率比較高,每倒一次手就會多一次損耗,現在我們上午從田間收購之后,直接拉到倉庫里,并那里進行分揀、打包,凌晨直接發往顧客所在地,沒有那么多上車下車的環節,能讓生鮮損耗降到很低。”伊蓮娜告訴記者。

山東多多買菜工作人員將白菜搬上貨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