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1-10月份,嘉祥縣實現運動手套出口約5.5億元。 |
嘉祥縣手套產業園的生產車間里,縫紉機高速運轉。今年淡季不明顯,前段時間接到的芬蘭、土耳其、波蘭客戶追加的訂單,正在加緊生產 陳建華是山東建華中興手套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在嘉祥生產滑雪手套,德國是公司重要的外貿市場之一。作為嘉祥的手套領軍企業,建華中興公司好事連連:10月份,公司新上戶外騎行手套生產線,當月便接到來自德國、法國的訂單;今年前10個月,公司營收1.2億元,其中出口9600多萬元,內銷2000多萬元。銷售向好,讓陳建華對公司營收1.5億、出口1.2億元的年度目標充滿信心。 歐洲訂單飽滿 19年前,陳建華只身拎著裝滿滑雪手套的軍綠帆布包,走進廣交會運動服飾場館,在電梯口“蹭展”推銷;15年前,公司遭遇嚴重資金危機,最后一刻涉險過關。今年北京冬奧會期間,公司聯合科研院所研發生產的防切割滑冰服填補了省內空白,成為山東短道速滑隊的“戰袍”;攜手安踏生產的白色滑雪手套戴在了谷愛凌的手上,和她一起登頂冠軍獎臺。 這并非嘉祥滑雪手套一朝一夕間的突然爆發。近20年來,以建華中興為代表的嘉祥手套企業不斷探索由貼牌生產向發展高附加值產品、培育自有品牌的方向發展,并取得了“破圈”成績。 嘉祥縣城建設北路手套產業園一間企業車間里,70多名女工伏案縫制手套,數十臺縫紉機高速運轉,“咔噠咔噠”聲此起彼伏。該企業總經理滿常通介紹,今年的外貿行情遠超預期,往年進入11月份便是淡季,今年淡季不明顯,前段時間還接到芬蘭、土耳其、波蘭客戶追加的訂單,正在加緊生產,加緊出貨。 官方的數據也印證了嘉祥超預期的手套外貿形勢。據介紹,今年1-10月份,全縣實現運動手套出口約5.5億元,同比增長了60%,成為當地富民支柱產業,2016年嘉祥便成了全國最大的滑雪手套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 縣城也有“衛星工廠” 面對大量用工需求,當地企業探索出“衛星工廠”模式,即工廠將一部分訂單“釋放”到各村鎮的中小型工廠和手工作坊,形成“總部+分廠+加工戶”的生產方式。拿滿常通的企業來說,公司現有12個加工點(分廠),嘉祥域內有10家,臨近的菏澤巨野縣有2家。而領軍企業建華中興的加工分廠不僅遍布縣域城鄉,還輻射到河南商丘、河北辛集、湖南益陽等省外多地。 經過30多年發展,嘉祥擁有了完備的手套產業鏈條,產業鏈上聚集著300多家手套生產加工及配套企業、1500多加工分廠,50多家輔料生產和設備供應等配套企業,形成了滑雪、防寒、打獵、射擊、騎行、警用六大系列、上千款手套產品的生產能力,自2007年至今連續五屆獲評“中國手套名城”稱號。中國針織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嘉祥縣滑雪手套年生產能力達8000萬雙。2021年,全縣滑雪手套產值25億元,帶動行業從業人員近5萬人,產品遠銷60多個國家和地區。 嘉祥的冰雪運動手套不止于有產品,所有的代工企業都心懷“品牌夢”。2015年,中國成功申辦冬奧會,國內冰雪產業迎來發展機遇。受此提振,嘉祥手套企業將更多目光轉向國內市場的同時,紛紛申報注冊自己的品牌。建華中興、全成手套、喜嘉利等當地12家企業陸續成功申報了“親誼達(KINEED)”“指紋”“KOGNGU”等20多個自主品牌。企業還積極參加境外展會、開展境外資質認證、申請境外專利,企業的舉措也獲得各級政府的扶持政策。另外,針對企業開展跨境電商業務,濟寧市、嘉祥縣兩級政府專門出臺優惠政策,對企業支出全額進行補貼。 (李超 徐宏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