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国产_亚洲精品成人网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啪啪_久久亚洲欧美

經濟導報    原創    山東    公司    金融    山東國資    智庫    鷹眼IPO    熱點    好品山東    證券    消費    樓市
山東財經網 >> 山東
2022年終專題 | 收官之年,細數山東國企改革這三年
來源:大眾報業·經濟導報   加入時間:2022-12-30 19:56:44  
  經濟導報記者 王偉
  2022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
  山東省屬國資國企走出了一條具有山東特色的改革之路,國有經濟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
  “2021年,省屬企業實現營業收入20160億元、利潤總額1017億元,資產總額達到41797億元,分別是2012年的3倍、4.3倍和3.6倍,上述三項指標分別居全國省級監管企業第3、第3、第4位,不包括直轄市,均列首位。”省國資委副主任尹剛介紹說。
  力推國企改革,山東省屬國資國企綜合實力大幅躍升,國有經濟提質增效。
  三項制度改革
  進入深化階段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以來,山東研究提出了改革目標任務,逐戶審定省屬企業三項制度改革攻堅方案,明確每戶企業改革的時間表、路線圖和責任人,壓實改革責任。
  憑實力排座次、以業績定薪酬,在山東重工集團,形成了“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選人用人機制。
  在干部使用上,山東重工集團采用“公開競聘+挑戰現任”相結合的方式,實施“競聘條件網上發布、評委現場打分、成績當場公布”的“三公開”。
  “權屬企業濰柴集團分批次實施全體干部公開競聘上崗,干部平均年齡降低到38.89歲;權屬企業中國重汽集團2018年底改革重組以來,領導干部由1597人精減至1164人,‘80后’占比由27.3%提升到64.69%。”山東重工集團董事長譚旭光介紹。
  國企用人“能上不能下”一直是制約國企改革深化的難點問題。山鋼集團黨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人力資源部總經理來現民介紹:“山鋼集團始終將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作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乃至三項制度改革的‘牛鼻子’,也作為推動干部‘能上能下’的突破口。”
  2021年山鋼集團調整退出包括各級經營管理者在內的管理人員26人,占比4.2%;今年以來已調整退出63人,占比達到10.54%。
  省屬企業圍繞能上能下,全面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圍繞能進能出,加快實施公開招聘、競爭上崗、末等調整和不勝任退出等市場化用工制度;圍繞能增能減,推動完善按業績貢獻決定薪酬的分配機制,積極推進中長期激勵政策工具廣泛應用。并強化激勵約束。在全國率先開展三項制度改革效能評估,并連續三年與第三方專業機構合作,實現省屬企業效能評估全覆蓋。通過評估發現典型,指出問題,提出建議,督導企業整改落實,真正實現“邊評邊改,以評促改”。同時,堅持把三項制度改革納入企業主要負責人和領導班子改革績效考核評價。
  經過持續的改革攻堅,特別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以來的強力推進,省屬企業三項制度改革取得明顯成效。
  “據統計,截至今年上半年,員工市場化公開招聘率、全員績效考核覆蓋率、省屬企業子企業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完成戶數和人數占比保持100%,管理人員競爭上崗累計占比達到85.61%,保持強勁的改革勢頭。”尹剛透露。
  公司治理機制
  取得突破性成果
  建立權責法定、權責透明、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機制,是深化國企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
  “目前,省屬企業公司制改革任務全面完成,完善公司治理機制取得突破性成果。截至2022年6月,省屬各級企業已100%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已全部制定董事會向經理層授權管理制度,經理層活力得到有效激發。”省國資委企業改革處處長劉福帥介紹。
  近年來,省國資委把公司制改革作為完善公司治理的基本前提,推動148戶省屬全民所有制企業完成公司制改制,進一步厘清了政府與企業的職責邊界,企業獨立市場主體地位從根本上得到確立。
  據劉福帥介紹,董事會建設實現重大突破。山東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強省屬企業董事會建設的意見》《省屬企業外部董事管理辦法》《省屬企業董事會和董事評價辦法》等一系列制度文件,形成了董事會建設、運行、監督與評價的制度閉環。
  經理層行權履職機制不斷完善。出臺省屬企業控股子公司推行經理層成員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職業經理人制度“兩項規范”,印發全面深化工作通知及配套制度,聚焦經理層成員聘用、考核、薪酬、退出、監督等關鍵環節,明確標準程序和工作要求。
  此外,省屬企業還不斷鞏固創新現代企業治理能力。
  濰柴集團在解決發展中面臨的產業鏈雙向延伸、各子公司地域文化差異大、質量改進難度大等問題過程中,逐步探索建立了獨具特色的WOS管理模式。該模式將戰略、指標、價值鏈、制度流程、績效評價與改進融為一體,能快速滿足客戶大批量個性化需求。
  “WOS在各子公司復制推廣效果顯著,海外并購企業三年內全部盈利,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濰柴集團相關負責人透露,這一模式在國務院國資委“三個標桿”評選中,入選標桿模式。此外,山東能源、華魯恒升2戶省屬企業在評選中入選標桿企業,中泰證券數字化轉型與流程管理入選標桿項目。
  市值過500億
  省屬上市公司達5家
  資產證券化是助推省屬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資本市場是規范、透明、開放的市場,國有企業上市不僅可以拓寬融資渠道、優化資源配置、完善公司治理,在外部監督上,還可以實現國資委、證監會、交易所、中小股東、中介機構、媒體的監督合力。”省國資委資本運營與收益管理處處長肖永達說。
  值得關注的是,省屬控股上市公司形成一批如兗礦能源、濰柴動力、山東黃金、華魯恒升等具有較強行業影響力的龍頭企業、績優股。“截至今年6月底,市值過500億元的省屬上市公司達到5家,在山東市值前十的上市公司中省屬企業占據4席。”肖永達說。
  “目前,省屬控股上市公司達49戶,發行股票56只,十年凈增上市公司27戶,上市公司戶數增長122.73%,上市公司資產總額占省屬企業的53.43%。”肖永達介紹,十年來,實現首發上市融資214.13億元,上市公司再融資626.37億元,省屬企業向上市公司注入資產731.70億元,上市公司并購集團外資產1015.10億元。
  其中,中泰證券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實現省屬券商登陸資本市場;山東能源新風光電子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成為山東國企科創板第一股;法拉第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成為境外并購且在異地上市的成功案例。
  省國資委按照“培育一批、股改一批、上市一批”的總體要求,梳理篩選優質擬上市企業,建立上市資源后備庫。針對擬上市企業經營狀況、發展階段和資金需求,結合境內外上市的資格條件、監管導向和投資者關注熱點等,分層分類選擇上市地點。
  山東健康集團全力推進資產證券化,康源堂、建聯中藥、龍心生物等企業上市工作加快實施,健康農業、健康養老、健康物業等二級集團上市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煙臺市屬企業國豐集團構建“股權投資——股權管理——股權經營”為主的業務模式,創新實施51:49的混改模式,引入上海均和等全國民營企業50強企業,合資設立兩家貿易公司,成立首年實現營業收入過100億元。同時,深化資產證券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先后推動萬華化學、泰和新材、冰輪集團成為山東前3家整體上市的國有控股公司;推動密封科技成為煙臺首家在創業板上市的市屬國有企業,打破了煙臺13年無市屬企業上市的局面。
  “大手筆”重組整合
  推進國有企業重組整合是優化國有經濟布局結構、提升國有資本配置效率的重要舉措。
  山東聚焦發展壯大全省新舊動能轉換“十強”產業,大力推動省屬國有資本戰略性重組,組織實施了一系列“大手筆”重組整合。
  大手筆之一是同類企業合并,完成了山東重工對山東交工、中國重汽的重組,山東高速和齊魯交通、山東能源和兗礦集團的聯合重組,山東能源對泰山地勘的重組,在裝備制造、交通基礎設施和能源領域打造世界一流企業。
  “山東重工重卡、重型發動機、重型變速箱產銷量蟬聯全球第一。山東能源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7741.19億元、利潤總額241.11億元,躍居世界500強第69位。山東高速2021年資產規模達11391.85億元,運營高速公路7779公里,均居全國同行業首位,首次躋身世界500強。”對這些重組整合的成效,尹剛介紹說。
  大手筆之二是跨區域資源整合,整合青島港、煙臺港、日照港、渤海灣港等四大港口,組建山東港口集團,推動港口一體化發展。2021年,山東港口貨物吞吐量超過15億噸,穩居世界第一。整合省內有關機場,組建省機場管理集團,打造省級民航投資運營平臺,實現了各機場在規劃建設、安全管理、航線開放等方面協同發力。2021年山東機場實現旅客吞吐量2664萬人次、貨郵吞吐量27.9萬噸,同比分別增長13.7%、17.7%。整合山東鐵路建設投資公司、濟青高鐵公司、魯南高鐵公司、鐵路發展基金公司,組建山東鐵投集團,作為我省省級鐵路投融資平臺,促進了山東高鐵大發展。目前全省高鐵通車里程達到2319公里,躍居全國第三位。
  大手筆之三是專業化整合,在重點領域組建新集團。整合有關省屬企業文化旅游、醫養健康、生態環保資產,分別組建了山東文旅集團、山東健康集團、山東環保集團。通過對分散在不同省屬企業的同質化業務進行整合,既解決相關產業“小散弱”的問題,又解決有的企業主業不突出、“大而全”的問題。
  “重組整合后,山東健康入選國家城企聯動養老服務第一批企業目錄,醫療器械感染控制產品種類和規模位居全球首位。山東文旅2021年入選中國旅游集團20強。”尹剛說。


編輯:史飛雪

[山東財經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請注明出處和作者,違者必究!。凡本網注明來源非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更好地服務讀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新聞推薦
 
·> 經導財評丨規范收費行為讓平臺經濟行穩致遠
·> 一周山東金融人事|17份行政許可公布,涉及工商銀行威海分行行長等
·> 低至0.01%!理財公司再掀“降費”潮
·> 一季度凈虧6.6億,小鵬汽車“押寶”AI智駕輔助
·> 出口額激增16.1%和15.2%!紡織魯企“出海”創新突圍
·> 山東金融管理部門聯合部署 推動一攬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實落地
·> 2025年山東能源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推薦目錄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新規落地!市場反應如何?
Copyright @ 山東財經網   地址:濟南市濼源大街2號 大眾傳媒大廈F24

郵編:250014    電子郵箱:sdenews@126.com

備案號:魯ICP備09023866-44號 魯新網備案號:201000112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31-85196503 郵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