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杜楊
上周,國家醫療保障局公布了《關于開展口腔種植醫療服務收費和耗材價格專項治理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下稱《征求意見稿》),提出要推進種植牙集采,切實降低患者負擔。
經濟導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目前國產種植牙市場占有率偏低,患者選擇面較窄,也間接推高了種植牙的費用;業內希望借著《征求意見稿》的最終落地,在降低服務價格的同時,實現利潤的合理劃分,并推廣國產種植牙品牌。
山東省醫保局醫藥價格和招標采購處負責人劉智表示,目前種植牙集采工作正在數據采集、方案論證階段,公立醫療機構將全部參與,動員民營醫療機構積極參與。
種植牙集采要來了
去年,濟南市民劉洋掉了顆上頜臼齒。因為咀嚼不適,他迫不及待想種顆牙,“當時牙科診所給我推薦的是進口植入體,公立醫院專家操刀。各種‘優惠’之后報價仍超萬元,著實讓我‘肉疼’。”他對經濟導報記者說道。
當聽說上周《征求意見稿》出臺后,他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種植牙集采要來了嗎?政策落地后能降多少錢?”
種植牙集采的消息始于今年1月10日,當時國務院常務會議透露,對群眾關注的種植牙將開展集采。
集采對于種植牙來說意味著什么?“我有個朋友代理醫療器械,在心臟支架集采政策落地的那天晚上,他徹夜未眠,眼睜睜看著一車上百萬元的支架‘貶值’成了幾萬元。”聯想到集采后心臟支架價格“大跳水”,劉洋很興奮,“照這么算,種顆牙是不是也能從一萬多降到千兒八百?”
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種植牙約為400萬顆,對應滲透率約為每萬人28顆。這與韓國每萬人中有500人,以及西班牙、意大利、德國等發達國家每萬人中有超過100人種植牙的滲透率相去甚遠。有證券機構預測,隨著集采政策的落地,國內市場能迅速打開,種植牙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500億-3000億元。
患者有如此預期,這讓濟南市中區某口腔診所負責人、從業超過20年的資深牙醫張傳俊有些抵觸。他告訴經濟導報記者,最近總有患者詢問集采對種植牙價格的影響,“有些患者以此來議價,還有的干脆取消了手術,說是等到集采政策落地后再種。”
“目前我們診所暫無調價計劃,上游種植體供應商也沒有降價的計劃。”他直言,近期種植牙費用不可能大幅下降。
材料費僅占三分之一
“你的上頜骨有些薄,但還不用移骨或植入骨粉,做個提升手術即可。”8月21日,張傳俊為經濟導報記者做了一次口腔診療,還設計了一套種植牙的手術方案。
借著這套方案,他談了談自己對種植牙集采的看法,“此前一些地方試點用限價的方式,將國產植體種植牙全價格定位每顆3000元,進口植體為3500元。耗材、手術的價格都定死了,我還用為你設計方案嗎?按標準,你的頜骨高度不夠,我也按標準植入骨粉不就好了?但這樣標準化的手術真的適合你嗎?”
張傳俊表示,醫生的工作應該是依據患者對病情的主訴、現病史的詢問、身體檢查等臨床信息,做出準確診斷;然后為患者制定可執行、能接受、可預期的治療計劃;最后才為患者手術、操作、開藥;術后還要回饋病情治療結果,長期跟蹤,這才構成了一個醫生完整的專業價值鏈條。
“醫生所有的診療,包括每一個步驟環節都具有不可替代性,都是創造性的勞動,不能單純以晶體、植體、縫線等耗材的價格來衡量。”他表示。
實際上,上周印發的《征求意見稿》,充分肯定醫生的技術勞動價值,還提出了“服務項目+專用耗材”分開計價的收費方式,又稱“技耗分離”;首都醫科大學國家醫療保障研究院院長助理蔣昌松也估計,種植牙費用只有大約三分之一是材料費,人工、技術等費用要占到三分之二。
不過,劉洋對上述觀點持保留意見:“集采促使心臟支架價格跳水,但我朋友的醫療器械代理業還干得好好的,這證明集采確實能擠出暴利,而且也給從業者預留了足夠的利潤。”
國產進口品牌或同臺競技
在診療中,張傳俊沒有為經濟導報記者推薦任何國產品牌的口腔種植體;劉洋也反映,不少診所并不推薦國產口腔植入體。
“長期以來,患者對醫療耗材已經形成了‘進口品牌好、國產品牌便宜’的思維定式。”張傳俊表示,之所以不推薦國產品牌的植入體,完全是消費理念的原因:“相似的價格,患者肯定選擇進口產品而不是國產品牌;久而久之,我也不會再推薦國產品牌了。”
據國海證券日前發布的數據,歐美、韓系等進口種植牙產品占據了中國市場超過93%的份額,國產種植牙產品份額不到7%。
“國產口腔種植體的技術參數,已經與很多進口產品不相上下了。”山東本土口腔種植體生產企業、威海威高潔麗康生物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殿華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口腔種植體沒有高不可攀的技術壁壘。”
對于進口產品的價格定位,李殿華也肯定其有一定合理性:“很多進口品牌每年都要組織學術論壇,或者邀請醫生出國實習,這一方面維持了自身品牌形象,另一方面也提高了醫生的技術,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服務。”
“還有就是龐大的市場基數,為進口品牌提供了足夠多的病例樣本,促進其改進、研發更好的產品。”他認為,這也是國產品牌所欠缺的。
基于以上認知,盡管《征求意見稿》提到的“招采合一、量價掛鉤的基本原則”,會一定程度影響口腔種植體的現有市場格局,但李殿華還是對集采政策的落地持積極看法:“此前參與集采的國產品牌,后來發展得都不錯。”他表示。
根據此前的工作安排,種植牙集采工作將于今年年底前完成;具體到山東,劉智表示,目前種植牙集采已經推進到數據采集、方案論證階段,山東也將第一時間跟進相關工作。
“集采工作的初衷是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切實降低患者負擔。”劉智表示,“全部公立醫療機構也都將參加集采,我們也將動員民營醫療機構積極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