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7月,全國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分別同比增長8.1%和1.6%,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呈企穩向好態勢。這是工業和信息化部8月30日在“支持中小企業創新發展 培育更多專精特新企業”主題新聞發布會上公布的最新數據。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工業和信息化部將不斷完善惠企政策體系,加大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對接多層次資本市場,推動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上市、掛牌融資。
紓困政策助力中小企業企穩向好
為應對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不利影響,國家和地方層面出臺了多項力度空前助企紓困政策。據不完全統計,僅今年以來國家層面出臺各類政策措施33項。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小微企業享受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稅緩費近1.8萬億元。中小微企業寬帶和專線等平均資費進一步降低。去年以來治理涉企收費專項行動共檢查全國收費單位9.89萬家,清退違規收費超過60億元。
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副局長王海林表示,下一步,將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進一步健全中小企業服務體系的指導意見,堅持以中小企業需求為導向,以服務小微企業、欠發達地區企業為重點,以幫助中小企業紓困解難、促進高質量發展為著力點,提升中小企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推動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上市、掛牌融資
工業和信息化部強調,下一步,將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營造更好更優的發展環境,進一步在資金、人才、技術、孵化平臺搭建等方面,不斷完善培育服務舉措,堅定支持中小企業走專精特新發展之路。
王海林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推進產融更加精準對接,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大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進一步規范發展供應鏈金融,開展小微企業應收賬款融資專項行動,鼓勵金融機構為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量身定制服務方案,打造專屬信貸產品。
工業和信息化部還將加強與證監會對接合作,推動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上市、掛牌融資。數據顯示,截至上半年,累計有388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在A股上市。(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