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瓊
醫保小窗口,服務大民生。9月14日下午,濱州市濱城區召開提升基本公共服務系列(基本醫療)新聞發布會。濱城區醫療保障局黨組書記趙學斌介紹,今年以來,濱城區醫療保障局圍繞區委區政府“醫療、醫藥、醫保”三醫聯動,緊扣“15分鐘醫保服務圈”打造民生實事落地落細,堅持黨建引領,醫保為民理念,根據全局“123”工作目標,持續打造“心醫保 惠萬家”服務品牌。

醫保待遇保障再提高
2022年上半年,濱城區醫保待遇再次調整: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580元,三級醫院住院報銷提高至60%,居民門診慢性病病種范圍從20種擴大到至39種,報銷比例提高至65%;居民大病保險最高限額40萬元,有效提高居民大病保障能力。職工醫保普通門診醫藥費年度限額由1500元提高到3000元。職工大病保險起付線由2萬元降為1.5萬元,報銷比例提高到80%,進一步減輕了職工重特大疾病患者的個人負擔。職工慢病擴大到55種,且審批時限大幅壓縮,有每季一次改為30天以內。深化職工長期護理保險國家試點,從保障失能擴大到重度失智,從本地擴大到異地居住。截至今年8月份,已有524名享受待遇,減輕群眾負擔770萬元。8月份《濱城區公務員醫療保險補助辦法》正式落地實施,廣大公務人員就醫住院再添新保障。
醫保經辦服務“全覆蓋”
趙學斌表示,全區13個鄉鎮辦全部建成醫保工作站所、便民中心設立醫保窗口。按照“15分鐘醫保服務圈”統一規格,建設濱北、段李和楊柳雪等標桿醫保服務站點,基本實現“六有一能”,著力將醫保經辦服務下沉到群眾“家門口”。截至8月底,已完成16個標桿型,52個標準型和102個基礎型醫保服務站點建設。將門診慢性病、新生兒參保登記、醫保政策咨詢等9項醫保高頻服務事項下沉基層醫保服務站辦理。針對高齡年老、殘疾特困等行動不便群體推行幫辦代辦、開通綠色通道等“適老、惠老”十二項服務措施,確保享受醫保貼心服務。更新34項高頻事項經辦指南、18個醫保事項實現即時辦結,申辦材料壓縮65%,辦理時限壓縮76%,掌辦、網辦率達到90%以上,醫療手工報銷辦理時限由原來的30天縮短至10天以內。
大力推行優質便捷的“互聯網+醫保”
濱城區在黃河社區開展“互聯網+慢病管理”試點基礎上,以神奇大藥房、漱玉平民大藥房連鎖牽頭,百余家藥店推行“網上購藥、醫保結算、送藥上門”服務,更好實現醫保服務“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截至目前,網上購藥、送藥上門服務12800人次,持續提升了慢病患者和行動不便患者的獲得感和滿意度。今年5月份取消省內異地就醫轉診備案,省外實行網上備案,方便了轉診患者外地就醫。
據悉,今年5月份濱城區推行“雙通道”藥品處方網上流轉服務,使定點醫療機構開具的“雙通道”藥品處方流轉至定點零售藥店,實現處方開具、醫院審核、藥店即時結算全流程的經辦服務,目前城區已有4家藥店試運行,受益患者19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