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国产_亚洲精品成人网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啪啪_久久亚洲欧美

經濟導報    原創    山東    公司    金融    山東國資    智庫    鷹眼IPO    熱點    好品山東    證券    消費    樓市
山東財經網 >> 濱州
聚焦鄒平媒體行丨黨建聯盟、“產業造血”,繪出實體強村新圖景
來源:大眾報業·經濟導報   加入時間:2022-9-21 15:02:30  

  記者 李元春 王鈺

  鄉村振興,產業為要。今年以來,鄒平市堅持以組織振興引領鄉村振興,以發展實體經濟、增強“造血功能”為主攻方向,聚力聚勢深挖開源拓寬增收之道,探索打造村集體增收的鄒平路徑。

  “強支部”提升基層組織“領航力”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鄒平市將“實施‘實體強村’工程推動村級集體經濟提質增效”作為縣鎮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突破項目,16個鎮街全部成立了“實體強村黨建聯盟”。結合各鎮街實際,篩選確定了首批35個班子堅強有力、產業具備特色、群眾參與度高的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為市級示范社,通過典型示范引領,帶動整體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已成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843個,858個村全覆蓋。

  位于鄒平市明集鎮東北部的牛家村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是35個市級示范社之一,牛家村始終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扎實推進村“兩委”班子建設,全心全意謀發展、惠民生,走出了一條“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農民增收顯著提高、集體經濟持續壯大”的發展新路。近年來,牛家村先后榮獲 “濱州市文明村”“省級鄉村振興示范村”“省級美麗鄉村”“山東省景區化村莊”等稱號。

  做大做強合作社必須選準選好“當家人”。明集鎮黨委緊緊圍繞“一手抓黨建,一手抓發展”的任務,把高質量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作為當前重點工作,持續培育“紅色領頭雁”,提高領航能力。牛家村以此為導向,把加強黨的領導貫穿于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全鏈條、各過程,實現村支部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合作社理事會三個班子、一套人馬、三會合一,確保合作社在村黨組織領導下高效運轉。就像牛家村黨支部書記穆玉文所講:“得拿著村里的事當自己的事辦才行。”

  牛家村共有村民210戶、871人,其中黨員36人、村民代表30人。該村距離市區僅9公里,交通便利,且村內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素有種植韭菜的傳統。但近年來,村內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留守老人居多,老年人雖有土地情結,但勞動能力有限,對于新型農業技術掌握很少,致使很多土地處于半撂荒狀態,制約了產業結構調整、村集體增收的步伐。為有效破解現有問題,牛家村經過多方論證,最終商定在牛家村南修建蔬菜大棚,建成以韭菜種植為主的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2020年6月,牛家村黨支部領辦鄒平市“明韭”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

  帶頭干事的人有了、項目敲定了,如何解決資金這個“老大難”問題?牛家村支部委員和黨員身先士卒,率先將土地轉讓給村集體,還積極當好“小喇叭”“揚聲器”,為鄰里講解政策、分析收益,成功吸納20戶村民以資金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籌集資金33萬元。在得到社員的信任和支持后,牛家村黨支部馬不停蹄地開始辦理合作社相關手續,在鎮農業辦的指導下第一時間召開社員大會通過章程、確定分紅方案。合作社成立后,牛家村首先為村里的無收入中老年勞動力提供就業機會,在合作社做力所能及的工作,一天收入80元。

  鄉村振興的最終目標就是要不斷提高村民在產業發展中的參與度和受益面,徹底解決農村產業提質增效和農民就業增收問題。牛家村黨支部按照“建好一個黨組織,振興一個好產業,致富一方群眾”的思路,抓基礎、補短板、強功能,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把黨建引領貫穿到群眾生產生活全過程,為鄉村振興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產業經”培育富民強村“競爭力”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是解決農村難題的前提。促進產業興旺離不開新型經濟模式的推動,牛家村黨支部領辦的“明韭”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采用“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聯合周邊的5個村莊,整合中央扶持資金300萬元,集體土地491.6畝,先后投資670萬元建成集現代高效農業、休閑采摘、旅游觀光、科學實驗于一體的“支部領辦、多村聯營”的示范基地,變以前的“單打獨斗”為現在的“抱團取暖”,引導和規范群眾發展蔬菜種植及銷售產業。

  以前,牛家村雖有種植韭菜的傳統,但僅限于各家各戶自產自銷,市場不大,銷路不暢,收入也不穩定。支部領辦合作社成立后,不僅解決了銷售渠道難的問題,更提升了種植規模和效益。“我們村建立這個蔬菜合作社以后,我立馬加入了,投資了5萬塊錢,年底分紅在2萬左右,以前我自己干,沒那么多的收入,現在合作社成立后,大家一塊干,收入好太多了。”牛家村一村民由衷地感嘆。

  截至目前,牛家村已建成韭菜大棚38個,間種青尖椒、西紅柿等時令鮮蔬10余種,銷售韭菜56萬斤,實現銷售收入140萬元,牛家村村集體增收25.3萬元,其余各村年增加村集體收入4萬余元。同時,合作社整合各村閑散勞動力資源,提供播種、灌溉、采摘等就業崗位50余個,帶動周邊300余戶農民增收。

  “除了韭菜基地外,我們合作社正在開發食用菌項目,已完成70%,預計在10月15日左右投入運營,村集體收入將達到70萬元。通過成立‘實體強村黨建聯盟’,真正實現了以適度規模經營促進農業轉型升級,讓農民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明集鎮牛家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穆玉文告訴記者。

  下一步,牛家村將創建智能采摘棚8個、食用菌智能棚19個,垂釣中心1處,進一步開發果蔬采摘、休閑餐飲、旅游觀光等項目,堅持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形成既相對獨立又相互關聯、滲透的產業鏈條,打造鄉村振興示范村,輻射帶動周邊村莊,持續實現群眾致富和集體增收。

  “民生戲”增強持續發展“內生力”

  “鄉村振興好不好,關鍵看老百姓樂不樂意。”集體有收益,群眾更受益,老百姓才會在鄉村振興中“唱主角”,以“主人翁”姿態參與治理,鄉村振興才會有持續發展的“內生力”。如何使老百姓的“口袋”和“腦袋”同時富起來?這是牛家村“兩委”在集體收入增加后首先考慮的問題。

  建設美麗鄉村,不僅要改善村民生活條件,更要豐富精神文化生活。牛家村使用村莊投資的方式進行村莊基本環境整治,著力治理農村環境“臟、亂、差”現象,村容村貌發生徹底變化。

  該村全面實施村莊道路“戶戶通”工程,重新整修道路5條,硬化村內道路27000平方米,安裝村內太陽能路燈96盞;建設并完善村莊文化設施。修建文化廣場4個,標準化球場、乒乓球室、圖書室,文化長廊86米,墻體涂白21000平方米,大舞臺1座;投資5萬元建設村級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設有學習櫥窗、文化中心、農家書屋、學習教育課室,建設辦公與幸福院融合的標準化老年活動中心。同時,建立了婚喪事項申報制度,大力宣揚勤儉持家、厚養薄葬、喜事新辦、婚事從簡的婚嫁理念。成立了太極拳隊伍、鑼鼓隊,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活動,豐富村民精神文化娛樂生活。積極探索農村養老新模式,正在籌備建設一處孝善食堂,不僅解決留守老人的吃飯問題,更給予他們精神上的關愛,讓村民享受到更多的發展紅利。




編輯:史飛雪

[山東財經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請注明出處和作者,違者必究!。凡本網注明來源非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更好地服務讀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新聞推薦
 
·> 經導財評丨規范收費行為讓平臺經濟行穩致遠
·> 一周山東金融人事|17份行政許可公布,涉及工商銀行威海分行行長等
·> 低至0.01%!理財公司再掀“降費”潮
·> 一季度凈虧6.6億,小鵬汽車“押寶”AI智駕輔助
·> 出口額激增16.1%和15.2%!紡織魯企“出海”創新突圍
·> 山東金融管理部門聯合部署 推動一攬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實落地
·> 2025年山東能源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推薦目錄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新規落地!市場反應如何?
Copyright @ 山東財經網   地址:濟南市濼源大街2號 大眾傳媒大廈F24

郵編:250014    電子郵箱:sdenews@126.com

備案號:魯ICP備09023866-44號 魯新網備案號:201000112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31-85196503 郵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