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国产_亚洲精品成人网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啪啪_久久亚洲欧美

經濟導報    原創    山東    公司    金融    山東國資    智庫    鷹眼IPO    熱點    好品山東    證券    消費    樓市
山東財經網 >> 熱點
首批“退役潮”來襲,8圖看透動力電池回收產業千億圖譜
來源:風口財經   加入時間:2022-9-26 8:58:11  

新能源汽車猛踩油門,讓動力電池回收的問題愈發急迫。考慮到動力電池的平均4-6年的有效壽命以及5-8年的使用年限,結合2015年開始新能源汽車快速普及,我國首批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將迎來“退役潮”。動力電池回收在未來是一個“老大難”?還是將成為一片新藍海?風口財經帶您揭秘動力電池回收產業版圖。

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破千萬動力電池裝機量大爆發

近年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火爆。中汽協發布數據顯示,自2015n 年起,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的突破性增長,2021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 352.1 萬輛,同比增長 157.5%,市場滲透率達到 n13.4%。9月16日,公安部發布數據,截至今年8月底,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已經達到1099萬輛,同比增長65%。


隨著新能源汽車井噴,整個產業鏈上下游蓬勃發展,動力電池裝機進入爆發增長期。2015年至2020年,我國全年動力電池裝機量從16GWh增長至63.6GWh,年復合增長率超過50%。到了2021年,我國全年動力電池裝機量達到154.5GWh,占全球總裝機量的52%。中汽協最新統計數據則顯示,2022年1至7月,我國動力電池裝機量達到134.3GWh,同比增長高達110.6%。


首批動力電池迎“退役潮”回收市場面臨千億級藍海

新能源汽車猛踩油門,行業面臨的“最后一公里”問題——退役動力電池處理,也逐漸走向臺前。考慮到動力電池的平均4-6年的有效壽命以及5-8年的使用年限,結合2015年開始的電動車快速普及,今年,我國首批新能源汽車的動力電池迎來“退役潮”。機構EVTank發布的預測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鋰電池回收市場規模將達到482.9億元,并預計將于2026年達到943.2億元。

超四萬家企業下場掘金魯、粵、蘇三省領跑

面對動力電池回收這一想象無限的千億級“蛋糕”市場,各路資本也是紛紛涌入,爭相掘金。

企查查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我國現存動力電池回收相關企業4.06萬家。近10年來,我國動力電池回收相關企業注冊量不斷增長,2021年急劇增長至2.44萬家,同比增長635.17%。2019年我國新增動力電池回收相關企業1367家,同比增長25.87%。2020年新增3321家,同比增長142.94%。


從地域分布來看,山東以3826家動力電池回收相關企業排名第一。廣東、江蘇分別有3177家、3086家動力電池回收相關企業,排名前三。此后依次為河南、安徽、海南等。


動力電池回收生意搶手多家上市公司加碼布局

資本紛紛入局的背景下,頭部上市公司也不斷布局。總體來說,目前動力電池回收利用市場的參與方可以分為四類。第一是以吉利、北汽等為代表的汽車生產企業;第二,以國軒高科、寧德時代、南都電源等為代表的電池及儲能企業;第三是以廈門鎢業、華友鉆業等為代表的電池材料企業;第四是以天奇股份、旺能環境、高能環境等為代表的第三方企業。

產業鏈處于起步階段國家加快相關政策出臺

動力電池回收產業鏈包括所有的電池應用端、回收渠道、網絡、梯次利用、預處理、材料再利用等多個環節。目前,我國在動力電池回收方面還處于剛剛起步階段,大量新玩家的魚貫而入意味著行業門檻不高和競爭的無序。小作坊等一些非法的、沒有資質的回收主體高價回收動力電池后,對動力電池中的貴重金屬進行提煉后,有的直接排放廢棄酸液,對環境和土壤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

在國家層面,為規范動力電池回收市場,實現對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進行管理,近年來我國也大力支持動力電池回收產業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為動力電池回收產業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動力電池回收產業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據了解,工信部已制定了《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暫行規定》并設立了相應的溯源管理平臺。截至8月底,190余家汽車生產、動力電池綜合利用等企業在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26個地市級行政區設立了10235個動力電池回收服務網點。




編輯:付建

[山東財經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請注明出處和作者,違者必究!。凡本網注明來源非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更好地服務讀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新聞推薦
 
·> 經導財評丨規范收費行為讓平臺經濟行穩致遠
·> 一周山東金融人事|17份行政許可公布,涉及工商銀行威海分行行長等
·> 低至0.01%!理財公司再掀“降費”潮
·> 一季度凈虧6.6億,小鵬汽車“押寶”AI智駕輔助
·> 出口額激增16.1%和15.2%!紡織魯企“出海”創新突圍
·> 山東金融管理部門聯合部署 推動一攬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實落地
·> 2025年山東能源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推薦目錄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新規落地!市場反應如何?
Copyright @ 山東財經網   地址:濟南市濼源大街2號 大眾傳媒大廈F24

郵編:250014    電子郵箱:sdenews@126.com

備案號:魯ICP備09023866-44號 魯新網備案號:201000112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31-85196503 郵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