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楊瓊
9月24日,全國“糧食全產業鏈節糧減損科技創新峰會”以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在濱州市舉行。中國糧油學會理事長張桂鳳,山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孟軍,濱州市副市長畢志偉出席會議。

會議以“全產業鏈協同創新 推動節糧減損保障糧食安全”為主題,分享交流糧食減損科研成果、典型做法和寶貴經驗,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節糧減損的重要指示精神,積極落實《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關于推進糧食產后節糧減損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實踐《國際糧食減損大會濟南倡議》,以科技創新引領產購儲加銷各環節提升糧食利用效率,加快推進糧食全產業鏈節糧減損,呼吁全民愛糧、節糧、科學用糧,共同耕耘節糧減損“無形良田”,大力維護國家糧食安全。
本次峰會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培武、中國糧油學會首席專家王瑞元等全國糧食行業和相關領域24名專家學者作主題報告,并就節糧減損團體標準進行了交流研討。
會議推介了濱州“產購儲加銷”全鏈條管理、全過程增效的節糧減損“五大創新”實踐。近年來,濱州市積極探求“政府引導、市場導向、龍頭帶動、科技支撐、循環融合、惠民安全”的糧食產業發展模式,被命名為“全國糧食產業經濟發展示范市”,全市糧食種植面積880萬畝、總產370萬噸,人均糧食產量達900公斤以上,位居全省前列,糧食年加工轉化量1500萬噸以上,穩居全省第1位。2021年,糧食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760億元,全市銷售收入過百億糧食加工企業5家,全國500強企業2家,6家企業入選全國糧油加工企業“50強”,“糧食產業看濱州”這塊金字招牌愈擦愈亮。
近年來,濱州把糧食減損作為確保糧食安全的重要抓手,把科技創新貫穿糧食全產業鏈,實現了創新生產鏈,實現定向研發、豐產增收;創新服務鏈,實現精準配套、顆粒歸倉;創新倉儲鏈,實現智慧管控、集約高效;創新產品鏈,實現高值利用、吃干榨凈;創新供應鏈,實現多元供給、擴容提質“五大創新”成效,進一步筑牢了糧食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