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全國花木市場看昌邑。9月21日,第二十七屆中國園林花木信息交流會、2022北方(昌邑)綠化苗木博覽會“云上”開幕,博覽會將延續到10月5日,以“發展綠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聚焦林草產業新品種、花木龍頭企業、特色苗圃和機械資材類企業等行業品牌,圍繞2022中國園林苗木行業領袖年會暨中國花木產業“專精特新”高質量發展論壇,直擊熱點、解析行業。
疫情形勢下苗木行業何去何從?苗圃如何轉型升級?山東省農業專家顧問團專家、二級研究員徐金光表示,“花卉苗木產業迎來了產業變革和技術革命,也需要進行綠色轉型和結構升級,適應市場需求,大行情不好時,高質量、新奇特的苗木還是更好賣。”
“!敝袑ぁ皺C” 瞄準“專精特新”
徐金光直言,“2022年對于綠化苗木產業,是變化的一年、困難的一年,也是‘!c‘機’的一年!
他分析,綜觀2022年的形勢,“降”“虧”“困”“轉”擺在企業面前。
根據國家林草局《2022年度全國苗木供需分析報告》預測,2022年全國苗木用量為114億株,而2021年約為145億株,降低了21%多。
山東省2021年的育苗面積204萬畝,比2020年減少了35萬畝,苗木產量25億株,實際用量3.7億株,80%以上的苗木是存圃苗,其中,3年生及以上的13億株,占53.9%,產能過剩嚴重。

去年全國園林企業產值減少了30%,利潤減少了56%還多。27家園林上市企業12家虧。
今年上半年,受大環境影響,苗木業困難重重,好苗少,市場對苗木質量的要求更高。盡管如此,行業也在困難重重中出現了一些“亮點”,呈現高質量態勢,尤其是出現了一些新、奇、特的花卉苗木。如,泰安市的造型松;青島抬頭園林工程有限公司致力于椴樹的引種繁育與推廣,成為全國最大的椴樹種苗繁育基地;昌邑遠華園藝有限公司月季、圓錐繡球等品種創新,等等。

(圖為昌邑遠華園藝月季基地一角)
“1983年山楂苗、1993年蘋果苗、2003年歐美楊107、2013年綠化苗……”回顧山東苗木行業發展,徐金光介紹,每10年一個發展高峰期,到2023年,在“雙碳”背景下,苗木行業要順應“大生態、大綠化、大園林”的形勢,實現“綠起來、彩起來、美起來、活起來、文起來、富起來!
徐金光建議,苗木企業應“守正創新,提升檔次”,即以往好的品種、技術、經營、理念等,要繼承發揚,并不斷創新,走向“專精特新”。
花園中心時代 定位細分市場
隨著大眾綠化轉向經典綠化、經典園林,園林苗木行業路在何方?
徐金光認為,“花園中心時代到來,家庭園藝成為新熱點,”苗木、花卉、園林資材開始由產地市場向消費市場轉變。其中,第四代庭院房,又被行業稱為立體園林生態住房或城市森林花園建筑,給家庭園藝帶來了施展的巨大空間。
第四代庭院房,因層層有園林,戶戶有庭院,但建筑占地和造價卻只與第三代電梯房相當,是大多老百姓買得起和住得起的房子,更適宜人類居住,這類城市住宅項目,也將從廣東等一線城市,逐步擴向二、三線城市。
花卉苗木行業,一直流行著這樣一句話:“有苗不愁長!毙滦蝿菹,園林花木企業如何借力“專精特新”實現快速發展?“綠博會”分論壇上,北京林木種苗產業協會會長、京林集團副董事長王超給出了答案:定位細分市場,“精耕細作”。

經濟導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5月,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公布了2022年第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包括北京碧海怡景園林綠化有限公司、北京北林地景園林規劃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北京京彩弘景園林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百秀京林園林綠地養護有限公司、北京森源達生態環境股份有限公司、美麗華夏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等在內的多家園林苗木企業“登榜”。其中,北京百秀京林園林綠地養護有限公司是京林集團子公司,專注于綠化養護領域19年,業務范圍涵蓋18個省份,2個直轄市,在全國做了600多個服務項目。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園林花木企業的專業能力、創新能力、研發能力。
王超認為,園林花木行業未來發展,有四個新方向——新地產、新服務、新品種和新業態。
未來的新地產,隨著集體土地的上市以及宅基地的流轉,會形成一個風口。疫情之下,“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院子的情節和期望,農村的市場將是花卉園林行業的一個大市場!彼硎。
據悉,京林集團在新農業上曾經做過三次嘗試,如2019年北京世園會百蔬園、北京房山區良鄉蔬藝園、海淀京林蔬藝上莊園,這些嘗試,形成了一二三產結合的花木行業發展模式。海淀京林蔬藝上莊園涵蓋現代農業生產、蔬菜品種示范、農業技術推廣、農產品倉儲加工、兒童科普教育、家庭定制農場及田園休閑體驗等多重功能,致力于打造集數字農業、健康時蔬、自然田園、休閑體驗于一體的現代都市農業產業園區,建立起市民體驗蔬菜采摘和自然、城市、生活、藝術的全面鏈接。
破局,才是花木園林行業的出口。不少魯企開始走出“舒適圈”,或者轉型或者升級。例如,山東世豐農業有限公司、威海奧孚苗木繁育有限公司等,多年前就開始布局水果種植,引進國外的品種、技術,蘋果、藍莓、梨等產品已經陸續上市。
“種子是農業發展的芯片,植物新品種是現代花木產業發展的芯片!眹伊植菥挚萍及l展中心副主任龍三群在論壇中表示,有了這個核心競爭力,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種源振興、生態文明建設以及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加大,都給植物新品種的發展帶來了機遇,規模企業必須走上自主研發培育新品種的道路。國家林草局統計顯示,截至2021年底,在林業授權植物新品種中,木本觀賞植物2279件,占總量的66.95%,其次是林木538件(15.80%)、經濟林477件(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