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元春
9月29日,濱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全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推進情況新聞發布會,主要通報了全市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重大進展和積極成效。記者在發布會上獲悉,濱州市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污染防治戰果豐碩、捷報頻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的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今年1-8月,全市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為35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2.5%,在全省分列第7、1位;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4.22,同比改善11.2%,在全省分列第8、2位;優良天數比例為66.7%,同比增加3.3個百分點,在全省分列第9、9位。根據省對市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標準測算,1-8月份空氣質量改善得滿分(總分值20分)。

濱州市生態環境服務中心副主任袁東介紹,近年來,全市強化源頭管控,切實降低污染物排放水平。
產業結構調整方面,關停268萬噸違規電解鋁產能,轉移203萬噸合規電解鋁產能;整合原油一次加工能力670萬噸;壓減粗鋼產能183萬噸;關停焦化產能390萬噸。能源結構調整方面:累計關停燃煤機組53臺、裝機536萬千瓦;完成農村地區清潔取暖改造74萬戶;3234臺35蒸噸/小時及以下燃煤鍋爐全部“清零”。
運輸結構調整方面,投資95.29億元推進“公改鐵”,四條鐵路專用線已全部建成投運,年運輸量為4972.6萬噸,可替代柴油貨車155.39萬輛;國二及以下老舊柴油貨車全部清零,累計淘汰國三營運柴油貨車7820輛。
農業投入結構方面,單位耕地面積農藥使用量、化肥使用量比2015年分別減少16.28%、15.3%。
根據省“四減四增”專班通報,第一輪“四減四增”評估結果在全省列第2位。
同時,隨著秋冬季的逐步到來,在重污染天氣應急期間,濱州市生態環境局積極落實對重點區域39個重點行業企業進行績效分級,對全市石化、化工、農藥、焦化、鋼鐵、涂裝等重點排放行業進行全面排查,統籌運用超級站、激光雷達、走航監測等技術手段,實時分析研判O3污染過程,幫助企業發現問題,針對性提出防控建議,形成“一企一策”治理方案,指導企業開展深度治理。
據介紹,績效分級評定是指,A級企業應達到國家先進水平,由生態環境部現場復核,在重污染天氣應急期間可采取自主減排措施;B級企業及績效引領企業應達到省級先進水平,由省生態環境廳現場復核,在重污染天氣應急期間可減少停限產比例。日前,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公布,濱州市有A級企業5家,B級企業13家,績效引領性企業12家通過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