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資金正在提前下達,且比去年下達的時間更早。
2022年11月,財政部提前下達2023年各地部分新增政府債務限額。據統計,截至目前已有18個省份和計劃單列市公布了專項債發行計劃,一季度計劃發行規模合計超過1.2萬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據市場上披露信息顯示,青島市是今年第一個發行地方債的地區,按照計劃,青島預計在1月6日發行212.6億元,其中新增一般債、新增專項債分別為41億元、171.6億元,作為市級政府,青島此次發行的債券規模并不少。
青島為什么會是第一個發行地方債的地區?今年的發行節奏是出于哪些方面的考慮?這還要說回對今年經濟工作的定調,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2023年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將“著力擴大國內需求”作為首要任務,在2023年青島政府的12項重點工作安排中,同樣把挖掘內需潛力排在了工作首位。“在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的階段,地方債的發行能夠為地方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民生項目等提供資金,起到穩定經濟社會運行的作用。”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高級分析師馮琳表示,“而一季度可能是今年穩增長壓力最為集中的階段,需要基建投資繼續維持較快增長水平,以發揮逆周期調節作用。”
地方債再提前下達,傳遞了哪些信號?
提前下達專項債額度為常規操作,但縱觀近五年來專項債的下達時間,只有兩個年度在前一年11月下達——2020年額度在2019年11月首次提前下達,2023年額度在2022年11月提前下達,分別對應著疫情的開始和疫情防控政策的進一步優化調整。
三年之間,宏觀背景換的徹底,身處中國內外需切換的歷史十字路口,明年無疑是極其關鍵的一年。經歷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疊加的壓力,面臨海外經濟的衰退,“穩增長”被放在了更突出的位置。
如何穩增長?除了擴消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財政支出強度,優化組合赤字、專項債、貼息等工具,在有效支持高質量發展中保障財政可持續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可控。
這意味著,2023年將是財政主導的一年,強度將繼續保持。這一點,從地方債的提前下達就能看出一二,發行使用方面,監管部門三令五申,提前批額度2023年1月份啟動發行,爭取上半年將債券資金使用完畢。
“年初國內疫情仍處于高發期,房地產市場也尚未擺脫低迷狀態,一季度可能是今年穩增長壓力最為集中的階段,需要基建投資繼續維持較快增長水平,以發揮逆周期調節作用。”馮琳表示。
在此背景下,今年部分專項債額度在去年就提前下達,且下達時間較往年前移,就是為了保證今年1月專項債即可開閘發行,從而為保持基建投資高增、穩定年初經濟運行提供資金支持,盡早形成對經濟的有效拉動。
目前從二級市場看已經有所反映,鋼鐵,水泥等板塊表現良好。
地方債發行量創歷史新高,國際上來看仍比較溫和
從規模來看,多個省份獲得的提前批額度相比2022年明顯增長。
從發行規模來看,近三年地方債發行規模創下歷史新高,2019-2021年增幅分別為4.7%、47.6%以及16.3%,而更早之前的2017年和2018年這個數字分別為-27.9%和-4.4%。也就是說,在2020年疫情開始之前,國內主要在壓縮地方債務。
但三年以來,宏觀經濟形勢已經大不相同,為了拉動經濟增長,地方債發行規模逐步擴大。“在當前,土地市場下滑導致地方財政收支壓力較大,以及對地方政府隱性債務的嚴監管導致城投融資受到約束的情況下,發行地方債已經成為地方政府獲得資金、彌補財政缺口的重要途徑。”馮琳表示。
從構成上來看,2022年地方債發行增加主要由新增專項債放量所致。地方債分為一般債和專項債,前者用于公益性支出,而專項債兼具公益和收益屬性。近年來專項債規模快速攀升,例如今年福建省發布的消息顯示,財政部提前下達的該省2023年新增專項債務限額為933億元,該限額相比2022年增長34.6%,基建托底經濟增長的作用將更加顯著。
馮琳預計,今年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額度將在4萬億左右,與去年新增專項債實際發行規模大致持平。“今年新增專項債額度保持較高水平,除為推動經濟增速回升外,還有一個作用是對沖土地出讓金收入下滑對地方政府財政的影響。”
不過,持續加碼的地方債發行節奏是否過于迅猛?其實與其他國家相比,我國的地方債務增速還是比較溫和的。舉例來說,2020年3月份疫情之前,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只有4.47萬億美元,但到2022年11月規模達到8.58萬億美元,幾乎翻了一倍;相比之下,2020年3月份中國地方政府債券總額是225302億,到2022年11月,這個數字為350364億,同期增幅為55.5%,只是美聯儲擴表速度的一半。
青島為什么是第一個發行地區?
值得注意的是,市場上披露信息顯示,青島市是今年第一個發行地方債的地區。
開年第一天,青島就曾召開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23年重點任務時,把挖掘內需潛力排在了工作首位,擴內需離不開消費與投資,在促銷費方面,青島與其他城市一樣,都在持續積極推動一系列促消費政策落地。
在擴投資方面,青島正處于關鍵時間節點。不久前公布的青島市2023年重點項目名單顯示,新一年共安排市級重點項目520個,總投資1.38萬億元。
來自大項目的投資驅動是必不可少的增長。從體量上來看,名單中總投資100億元以上的產業項目14個、50億元-100億元的產業項目29個,總投資50億元以上的基礎設施和社會民生類項目共26個。其中,2023年一季度新開工項目146個,占新開工項目的71.92%。
今年注定將是全力沖刺的一年,從專項債投向來看,這筆規模為212.6億的地方債,將用于市政基礎設施、交通、醫院建設、棚戶區改造等領域。資金到位越早,債券資金穩投資穩增長的效果越好,這關乎一季度以全新面貌“走在前”,更是為全年經濟統籌部署“開新局”。(來源:風口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