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下午,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3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共科目筆試結束。山東共有12.6萬余人報參,涉魯職位招考2004人,競爭比超過62:1。
國考公共科目筆試原定于2022年12月4日進行,因疫情原因調整,延期舉行。8日上午11時,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試結束后,不久就登上了熱搜。從題型題量來看,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仍然是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系、判斷推理和資料分析五大部分,但考生吐槽“數量一個字都沒看到,圖推直接擊潰我的心理防線,一堆題沒做完”“言語理解好難,閱讀量也太大了”“圖推特別難!特別難!”“資料分析是真簡單,就是言語理解太費時間了”……像圖形推理題,有的考生表示沒有太多的時間思考,最后只能無奈放棄。
聯創世華公考專家表示,本次國考筆試延續往年出題方式,但有一定難度,考查內容比較全面,題目綜合性更強。“考生反映今年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資料較長,相對來說題目較難,其實是選文多樣化,緊跟時政熱點。”專家舉例說,有一道言語理解考題是選擇合適的詞語,來形容北斗導航系統獨樹一幟的發展特色和短文通報無需字斟句酌的特點,這意在考查考生辨析詞語的能力。而最讓考生頭疼的圖形推理部分,如數量、位置、樣式、立體圖形等在試題中都有所涉及,但是較往年難度上升,甚至在基礎的常規題目上有些“小轉彎”,給考生一種“熟悉的陌生人的感覺”。“這就需要考生找準核心要點,以便推理。”專家表示。
當天下午申論考試結束后,考生們終于如釋重負。這次國考副省級卷申論大作文以“流動與新生”為題,結合相關材料要求寫作1000字到1200字,從題型內容上來看,考查的都是最基本的能力,通過文化、經濟等不同的方向,體現流動的中國,展現充滿繁榮與新生的發展活力。
考公務員已經成為應屆畢業生重要的一條就業渠道。2023年國家公務員招錄計劃中,總招聘人數近3.71萬人,涉魯職位面向應屆生招錄比例較高,僅限應屆畢業生的職位數在630個左右,占到總職位數的60%以上,而應屆生可以報考的職位數達到了915個,占總職位數的85%以上。 (來源:愛濟南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