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元春
1月11日,濱州市委宣傳部舉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馬立明主要介紹了糧食收購貸款信用保證基金相關情況。
據介紹,2019年濱州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糧食收購貸款信用保證基金,該基金采用政府財政支持和企業自籌資金方式,在市農發行設立基金專戶,以“政府信用”撬動信貸規模,由市農發行按政策將基金放大10-15倍,專項用于定點倉儲企業的糧食收購。倉儲企業根據加工企業需求,采用“優糧優價”方式從農民手中收購優質糧源,收購后的糧食按品種分類存放“專倉專用”,向大型加工企業“定向銷售”,加工企業以“分期付款”方式按需取糧,由加工企業負責糧食倉儲管理、出入庫以及銀行利息等費用,倉儲企業負責保證糧食質量、數量以及資金安全,以“購儲加利益共同體”打造新型糧食收購模式。
自該基金建立以來,累計幫助企業融資增信17億元,收購糧食100.86萬噸,帶動農民增收3.09億元、企業增效7.44億元,實現了農企精準銜接、產業融合互惠,有力推動了農民增收、企業增利、產業增效。

好糧食賣好價,實現惠農增收。通過組建運行糧食收購貸款信用保證基金,推動產融結合、優質優價,優質小麥收購價格提高15-20%,有力促進種植結構提質增效,實現惠農增收。2022年,全市收購優質小麥30萬噸以上,帶動農民增收超過1億元。目前,全市優質小麥種植面積已接近300萬畝。
即用糧即出庫,紓解企業壓力。通過信用保證基金為企業融資增信,幫助收儲企業獲得信用貸款,利率低、效率高、額度大,有力支持企業開展購銷經營。加工企業根據用糧需求,提前1天結清費用后即可購進原糧,提高了資金使用精準性,減輕了收糧存糧資金壓力。據統計,2022年通過基金為中裕食品公司等企業解決流動資金需求6億元,紓解企業融資成本高和融資難問題,滿足市場化收購資金需求,有力保障收購和加工的順利進行。
定向精準銷售,促進產業提質。通過基金引導企業實行優糧優購、專倉存儲、定向銷售,改變過去加工企業專用麥“一麥難求”的情況,滿足功能性產品升級需求,降低企業加工成本,有效提升糧油產品質量,保障綠色優質糧油供給。以中裕食品公司為例,通過基金引導下的糧食購銷模式,有力滿足500多種產品的原料需求,累計增加經濟效益2.03億元。
產業鏈條銜接,盤活閑置倉容。將收儲企業作為利益鏈條的中間環節,形成緊密的利益連接機制,充分利用倉儲企業閑置倉容,有效破解部分國有倉儲企業倉容利用率不足、經濟效益下滑的難題。通過參與基金,2022年黃河三角洲農產品批發市場參與收購市場化糧食25萬噸以上,實現代儲費用收入超過2000萬元。
糧食安全是事關國計民生的大事。糧食收購貸款信用保證基金這項措施作為糧食市場化收儲制度改革的重要配套支持政策,一方面能夠幫助底子薄、有效抵押資產少的糧食企業“有錢收糧”,另一方面又切切實實保障了種糧農民的利益,相當于打通了糧食流通市場的“任督二脈”,為保障全市糧食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也將通過產融結合推動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