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戚晨 見習記者 高夢迪
區域經濟合理布局及協調發展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議題。山東省委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統籌推進區域城鄉協調發展,全面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深入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優化“一群兩心三圈”格局,大力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加快建設海洋強省,著力構建高質量發展空間動力系統。
近日,經濟導報記者走訪調研山東多個省級新區,看到了山東經濟版圖的新氣象。
新區“引爆”產業裂變
塔吊林立、機械轟鳴……在位于德州天衢新區有研艾斯12英寸大硅片、有研億金濺射靶材項目現場,施工人員忙碌有序,運輸物料車輛往來穿梭。

“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剛剛入選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3年內新區將成為國家重要的集成電路關鍵材料基地。目前7萬平方米車間已經封頂,計劃今年10月份舉行通線量產儀式,屆時將同步舉辦2023年中國德州集成電路產業峰會。”1月10日,天衢新區投資促進部相關工作人員葉龍庭向經濟導報記者介紹,從2013年引進威訊集成電路封裝測試項目,到2018年有研8英寸硅片項目落地生根,再到有研億金、有研艾斯項目如期而至,將近10年的時間里,天衢新區集成電路產業實現了從“無中生有”到“多點開花”的華麗蝶變,形成了“引進一個項目、聚集一個園區、催生一個產業”的鏈式效應。

德州市委常委、天衢新區黨工委書記祁小青介紹,新年伊始,作為省級四大新區之一的天衢新區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績單”——眼下,全區118個重點在建項目如火如荼建設中,建筑面積1500余萬平方米,總投資1100余億元,項目數量、建設面積均為全市第一。預計40個項目列入2023年省市重點項目、總投資420億元、全市第一。
伴隨著新區產業項目從單打獨斗發展向聚指成拳集群轉變,項目招引也在發生變化。“借助新區優勢,我們打造了面積150萬平方米的4大園區招商平臺,以高質量項目引進助力高質量發展。如今京津冀協同發展金盞綜合示范產業區、威訊和遠航合作二期、寧德時代、光伏電池、山推輪式工程機械制造基地等一批高端項目正加快洽談落地。”德州天衢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李濤現在每次接觸企業時,都會亮出省級新區的招牌,引入項目的體量更大、層次更高、引領作用更強、產業鏈條更完整,同時借助利好政策,各方面的資源要素保障也更給力。
“龍頭”拉動高質量發展
1月3日,新年的第一個工作日,山東省政府官網發布《山東省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據悉,該行動計劃是去年國務院發布的《關于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在山東的具體落地。

經濟導報記者發現,行動計劃中明確提出,提升濟南、青島中心城市能級——實施濟南“強省會”,青島“強龍頭”戰略。關于濟南“強省會”的說法,并不陌生,而青島“強龍頭”則是首次提出。在此之前,山東提出的各項規劃中,有關青島的表述多為“龍頭”二字。
1月11日,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戰略規劃所所長劉德軍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個區域或國家,產業的核心競爭力是先進制造業的競爭力,不僅如此,先進制造業在發展中對農業的提升改造以及服務業的發展帶動都起著“靈魂”作用,即中流砥柱的作用。山東加強“龍頭”建設,將加快提升中心城市綜合承載力、輻射帶動力與國際競爭力,以城市群、都市圈為依托構建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格局,構筑高質量發展的空間動力系統。
“戰略位勢”凸顯潛力和韌性
黃河重大國家戰略賦予山東半島城市群發揮龍頭作用的重大使命,國家又為山東量身定做了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這一重大戰略布局。
“臨沂通過菜籃子鏈接上海和長三角的消費市場。2020年,臨沂劃定了打造長三角農產品供應基地、文化旅游‘后花園’、產業轉移大后方的‘三步走’戰略,目前蘭陵蔬菜在上海占到三分之一的市場份額。2021年,上海社銷零售總額1.8萬億元,面對這樣一個超級消費市場,臨沂9縣在新消費上可以做很多文章,通過深化產業合作完成產業鏈和價值鏈的躍升。”1月12日,山東琪湘農副產品交易平臺負責人崔游在接受經濟導報記者采訪時談到,先行區建設和黃河國家戰略“融合”發展,其實并不出人意料。從地域空間來看,區域高質量協調發展是未來農副產品以及實體經濟的潛力和韌性所在。

崔游介紹,目前平臺已經在全國十余個省份布局了上下游供應鏈。他認為,山東應積極發揮在農業等領域的“戰略位勢”,相信通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自貿試驗區、上合示范區等重大戰略疊加集聚,山東在產業方面的“戰略位勢”將更加凸顯。
2023年是新區快速發展、借勢突破的關鍵一年,祁小青表示,德州天衢新區將著力構建“1+426”工作體系,以項目建設促經濟發展,抓好總投資千億元的161個重點在建項目、總投資310億元的30個重點在談項目,重點“引爆”高鐵新城核心區、京津冀制造業集聚區“兩大片區”,全力集聚人氣,形成兩翼展開、蝶變升級的城市新片區。
“山東省位于貫通南北的大動脈位置,輻射的人口區域比較大,應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市場優勢,這是‘戰略位勢’形成的核心因素之一。”劉德軍認為,“從交通條件來講,山東天上的航線、地上的高鐵非常發達,與京、滬等一線城市也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相信山東可以找到市場發力點,在把握‘戰略位勢’中找準定位,形成聚焦資源的強磁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