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城區市西街道結合解放思想大討論和“在知愛建”主題實踐活動,找準坐標,明確目標,擔當落實,圍繞區委提出的“五張報表”,堅持從黨建上找原因,從改革中找辦法,從工作中找問題,著力構建“1+4+2+N”的工作格局,為建設“更高水平富強濱州中心城區”貢獻市西力量。 深化志愿者學院建設。2022年,該街道將志愿者學院(志愿者管理中心)與蘇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濱州學院等高校加強合作,優化師資力量,加強志愿者的培訓力度和強度,吸引更多的志愿者參與到創城等城市的精細化管理中。積極探索“黨建+志愿”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成立濱州市首家志愿者學院,組建3000余人的志愿者隊伍,建立健全“1+7+N”志愿服務體系,專業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精準助力基層治理,搭建志愿隊伍培訓、交流、孵化平臺,整合志愿服務力量,培育特色項目,打造品牌,通過“線上+線下”互動模式,不斷深化“五為”志愿服務,截至目前,各社區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220余個。 深化經濟發展服務中心建設。該街道創新成立經濟發展服務中心,踐行讓“企業和企業家舒服”的理念,“無事我不擾,有事我來辦”,做好企業的“店小二”,為市西東南和西南兩大片區及重大項目落地建設保駕護航;圍繞轄區重點項目,建立幫包責任制,對接中鐵十二局、十四局等建設單位,為東南片區開發奠定基礎。突出市西新經濟孵化中心的平臺作用,聚集更多的電商企業,推動“煙火人間·味道市西”的拍攝和推廣,拉動消費、促進消費。 深化矛盾調解中心建設。該街道組建專家法律咨詢服務團,以矛盾調解中心專家團為基礎,發動更多的群眾參與到矛盾調解中來,“群眾的事群眾懂”“群眾的事群眾辦”,實現由“共建”到“共享”達到“共治”;積極打造“有事你找我”基層治理品牌,將首問負責制落到實處,實現基層問題及時發現、及時化解。 深化政務信息中心建設。高標準打造便捷、高效、規范、智慧的市西街道政務信息中心,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建立起“集中收單、分類處置、統一協調、各方聯動、限時辦結”的政務服務運轉模式,用“數字賦能+機制提效”解決公共服務的堵點痛點。截至目前,市西街道信息中心辦結群眾需求訴求11734件,辦結率達100%。 (潘妍君 董高峰 孫文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