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元春
1月16日,濱州市委宣傳部舉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濱州海關黨委委員、副關長毛雪燕主要介紹了全市海關工作有關情況。
2022年,濱州海關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錨定“濟南關區一流強關、全國海關系統特色強關”的“雙強關”建設目標,堅持“大黨建”引領,深入開展“在知愛建”主題實踐活動,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促進外貿穩增長,全力促進外貿保穩提質增效。2022年濱州進出口1227.1億元,同比增長19.3%;其中,出口506.3億元,同比增長9.5%;進口720.8億元,同比增長27.3%。外貿實績企業首次超過千家,達到1029家,同比增長10.6%。

為開放“搭臺”,構建更高層次開放格局。在指導海港、陸港高質量運營方面,濱州海關靠前服務,助力濱州港國家一類口岸外貿業務擴容增量,“走出去”風電設備、脫硫石膏等特色產品,“引進來”活牛、煤炭、石油焦等民生物資。踐行智慧監管理念,暢通博興內陸港“濱新歐”“濱海歐”國際貨運班列,向東打通黃島海運口岸,向西在打通鐵路轉關至阿拉山口的基礎上,新增霍爾果斯出口通道,在全省率先試點“跨網監管”“敞車運輸”“無人機監管”等新模式,在“一帶一路”建設中豐富了“濱州元素”。2022年,濱州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合計485.9億元,比2021年增長49.2%。
針對縣市區產業結構、外貿特點,開展個性化、訂制式服務,實行“一縣一策”“一行一策”“一企一策”,和7個縣市區簽署合作備忘錄。為博興液體化工、惠民繩網做大做強開辟保稅新平臺。支持“中國第一牛縣”陽信做大肉類進口、冷鏈物流、深加工產業集群延鏈、補鏈,陽信進境肉類指定監管場地順利通過海關總署驗收,打造肉類進口“內陸港”,把肉類進口“入海口”搬到“家門口”。當前,濱州海關正全力以赴配合申建綜合保稅區,打造對外開放新的“橋頭堡”。目前,已形成北有濱州港,中有博興內陸港,南有鄒平魯中運達保稅物流中心,陽信進境肉類指定監管場地、山東京博物流公用型保稅倉庫、濱州萬國公用型保稅倉庫等多個特色海關監管場所精準分布的對外開放新格局,濱州的“開放品質更活”。
為品牌“撐腰”,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在特色產品穩固海外市場方面,充分發揮“技貿工作室”特色品牌優勢,協助解決泰國保鮮果蔬、澳大利亞茶葉出口貿易分歧。開辟屬地查檢綠色通道,助力渤海鹽田蝦、兔肉等特色農產品新增10余個出口國家,寵物食品、凍皮皮蝦等多種產品實現首次出口。繼打開美國市場后,沾化冬棗2022年首次出口韓國、新加坡、新西蘭等國家,帶動果農增收。
實施“種子企業計劃”,強化企業信用培育,2022年新增2家“專精特新”AEO高級認證企業,連續4年培育通過率達到100%。亞光家紡入選全國海關首批AEO互認觀摩企業名錄庫。目前,全市共有10家高級認證企業,可享受國家40個部門給予的守信聯合激勵措施和全球49個國家(地區)的通關便利。
為產業“賦能”,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重點聚焦轄區高端鋁業、智能紡織等支柱產業,以“正面清單”服務內外資項目投資方向,推動相關產業結構調整,助力新舊動能轉換。2022年,為全球最大有色金屬回收項目、全省首條液體模鍛生產線項目、魏橋輕量化鋁型材等重點項目減免稅款約2630萬元。
緊跟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及行業關注的熱點、難點,圍繞改善民生、先進技術、綠色低碳、鄉村振興等重點方向,積極征集企業合理訴求建議,參與國家稅收政策制定。近年來,濱州海關提報的涉及鋁產品、鹽芯、鑄鋼丸等22條稅政調整建議被國務院稅則委采納,每年為濱州企業提升綜合效益近10億元。
為企業“減負”,助力外貿保穩提質。擦亮“濱周到”,深化“關愛企”,用好“精準惠”,優化營商環境建設成為促發展的主旋律。簡化作業流程,深化進出口貨物“提前申報”“兩步申報”“兩段準入”等通關模式改革,2022年市進、出口提前申報率分別達到72.89%和80.81%,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壓縮至16.77小時、0.94小時,同比縮減17.49%和43.37%。與市行政審批、市場監管、營商環境等部門深化“多證合一”改革,報關單位“多證合一”備案申報比率從2022年初的23.2%提升至年底70%。2022年,全市備案報關單位達到3709家,同比增長15.2%。
推廣關稅保證保險和匯總征稅改革,2022年關稅保證保險擔保金額10.6億元,匯總征稅先放后稅1.5億元,節約企業資金成本超千萬元。簽發原產地證書17385份,貨值16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5.3%、7.4%,為企業減免國外關稅約8000萬美元。作為濟南海關唯一進口棉花實驗室,開展“科技+研究”探索,首創“進口棉花抽樣檢驗檢測樣品標識可追溯性體系”應用,節省抽樣時間30%以上。探索實施進口棉花遠程鑒重模式。開展“互聯網+核查”,減少實地下廠和檢查頻次,大大降低企業運營成本。
為安全“筑籬”,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持續推進“國門利劍2022”聯合專項行動,嚴厲打擊洋垃圾、凍品、白糖等走私及進出口侵權違法行為。加強與市打私辦等部門的聯系溝通,定期開展風險研判,強化聯防聯控,提升打私合力。堅持打私反腐“一案雙查”,著力推進新時代海關廉潔文化建設。
參與構建黃河流域動植物疫情和外來入侵物種監測預警機制,做好進境皮張、糧食等重點商品查驗監管工作,提升外來有害生物監測與防治水平。
下一步,濱州海關將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錨定“走在前列、全面開創”“三個走在前”,積極落實市政府與濟南海關戰略合作備忘錄,弘揚“求實、扎實、樸實”的海關文化,樹立可親、可敬、可靠的海關形象,鑄忠誠、擔使命、守國門、促發展、齊奮斗,為更高水平富強濱州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