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亚洲国产_亚洲精品成人网_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啪啪_久久亚洲欧美

經濟導報    原創    山東    公司    金融    山東國資    智庫    鷹眼IPO    熱點    好品山東    證券    消費    樓市
山東財經網 >> 熱點
2022央企成績單發布:營收、凈利同比增長8.3%、5%……
來源:人民日報   加入時間:2023-1-18 10:11:38  

  “2022年,央企規模效益保持平穩增長,為穩住宏觀經濟大盤提供了有力支撐。”1月17日,國務院國資委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介紹了去年中央企業經濟運行情況。

  “2022年,各類風險因素增多,國資央企以超常規的舉措及時有力遏制了經濟下滑的勢頭,推動生產經營穩中有進、進中提質,較好實現了穩增長目標。”彭華崗從4個方面介紹了去年中央企業經濟運行的主要特點:

  增速穩,整體延續增長態勢。2022年,中央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39.4萬億元,同比增長8.3%;實現利潤總額2.55萬億元、凈利潤1.9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5%和5%。

  質量優,經營效率穩步提升。2022年,中央企業年化全員勞動生產率為76.3萬元/人,同比增長8.7%;研發投入經費同比增長9.8%,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同比提升;資產負債率保持穩定。

  貢獻大,上繳稅費持續大幅增加。2022年全年,中央企業累計上繳稅費2.8萬億元,同比增長19.3%。同時,通過減免房租、降低通信資費等積極向社會讓利。

  保障強,社會供給和服務能力持續提升。2022年全年中央發電企業累計發電5.1萬億千瓦時,以54.7%的機組容量保障了全國63.1%的電力供應;煤炭日均產量達到296萬噸,同比增長7.6%,再創歷史新高;自產天然氣達到190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7.1%。

  中小企業聯系千家萬戶,是推動創新、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2022年,國務院國資委專門出臺中央企業助力中小企業紓困解難促進協同發展27條舉措,推動中央企業既真金白銀讓利,解中小企業燃眉之急,又要著眼長遠,推動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

  房租“應免盡免、應免快免”,2022年全年,中央企業對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租讓利174.4億元,惠及21.4萬租戶。

  賬款“應付盡付、應付快付”,組織開展清欠專項行動,確保無分歧欠款“動態清零”,有分歧賬款加快解決。

  解決“降費提質、上網上云”,助力降低中小企業運行成本。電網企業實行欠費不停工,優化服務降低辦電成本,通信企業精準降低中小微企業網費,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

  融資“延期免息,資信共享”,緩解卡車司機和中小企業資金壓力。汽車企業開展商用客車消費貸款延期6個月還本付息工作,累計辦理貸款延期570億元。有關中央企業積極推動自身優質資信與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中小企業共享,累計助力2.7萬戶中小企業獲得金融服務規模超過900億元,釋放保證金251億元,平均融資成本降低3個百分點以上。

  業務“引領帶動、做大蛋糕”,促進中小企業共享改革發展紅利。中央企業采購交易在線監管系統加快建設,直接帶動供應鏈200余萬家企業,間接輻射近700萬家,大多數是中小企業。

  新一年,如何推動中央企業更好實現穩健發展?“總的考慮是圍繞著力提升經濟運行質量、著力深化國資國企改革、著力加大科技創新力度、著力推進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著力強化黨建引領等做好相關工作。”彭華崗介紹。

  扎實推進提質增效穩增長。2023年,中央企業“一利五率”的目標是“一增一穩四提升”。“一增”是確保利潤總額增速高于全國GDP增速,“一穩”是資產負債率總體保持穩定,“四提升”是指凈資產收益率、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全員勞動生產率、營業現金比率進一步提升。

  全面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加快培育行業產業領軍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通過開展世界一流創建示范、管理提升、價值創造和品牌引領等4個專項行動,在不同領域形成百家以上不同層級的典型示范企業。

  組織開展新一輪改革深化提升行動。鞏固深化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成果,以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為重點,謀劃新一輪深化國企改革行動方案。

  打造一批創新型國有企業。發揮中央企業主導作用推動產學研協同、大中小企業融通,打造創新聯合體升級版。強化科技激勵政策系統保障與扎實落地,加大考核支持力度,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享機制。

  深入推進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加快落地“十四五”重大工程和重點項目,引導優化國有資本布局投向。加快打造現代產業鏈鏈長,構建以鏈帶面、織鏈成網的產業發展新格局。積極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推進傳統產業升級改造。

  此外,2023年國資央企還將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堅決服務“國之大者”、更好促進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健全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進一步增強國資監管效能。(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付建

[山東財經網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與作品作者聯合聲明,任何組織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敬請注明出處和作者,違者必究!。凡本網注明來源非經濟導報·山東財經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信息,更好地服務讀者,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本網亦不對其真實性負責,持異議者應與原出處單位主張權利。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

 

 

 

新聞推薦
 
·> 經導財評丨規范收費行為讓平臺經濟行穩致遠
·> 一周山東金融人事|17份行政許可公布,涉及工商銀行威海分行行長等
·> 低至0.01%!理財公司再掀“降費”潮
·> 一季度凈虧6.6億,小鵬汽車“押寶”AI智駕輔助
·> 出口額激增16.1%和15.2%!紡織魯企“出海”創新突圍
·> 山東金融管理部門聯合部署 推動一攬子金融政策措施落實落地
·> 2025年山東能源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推薦目錄公示
·> 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新規落地!市場反應如何?
Copyright @ 山東財經網   地址:濟南市濼源大街2號 大眾傳媒大廈F24

郵編:250014    電子郵箱:sdenews@126.com

備案號:魯ICP備09023866-44號 魯新網備案號:201000112

違法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31-85196503 郵箱:sde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