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初磊
從山東省發展改革委獲悉,近日,恒豐銀行成功為濟寧市正創礦產資源有限公司“泗水縣鳳仙山礦區開采式治理及環保加工項目”發放5億元中長期可持續發展掛鉤貸款,標志著山東省首筆可持續發展掛鉤貸款落地,為探索綠色金融與轉型金融有效銜接、增加轉型金融產品與服務供給提供了實踐樣本。
此次可持續發展掛鉤貸款將貸款利率與企業預設可持續發展績效目標——礦山生態修復面積相掛鉤,并嚴格按照貸款市場協會、亞太貸款市場協會和銀團與交易協會聯合發布的《可持續發展關聯貸款原則》,聘請中誠信綠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對該貸款項目關鍵績效指標(KPI)的遴選、可持續發展績效目標(SPT)的校驗、貸款特性、報告、驗證五大核心要素進行了充分的評估論證,最終將可持續發展績效目標(SPT)預設為“2020-2025年累計礦山生態修復面積不少于254畝”。貸款期間若企業實現既定目標,可持續發展掛鉤貸款利率將下調20BP,在有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同時,激勵其加快技術改造,推動能源結構和產業結構調整,為我省碳金融產品創新及金融服務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探索新路。
為加快推進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構建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金融服務體系,省發展改革委會同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建立碳金融項目庫,搭建“一庫一平臺一通道”機制,實現資金池、工具箱和項目庫的順暢貫通。
作為此次可持續發展掛鉤貸款的落地行,恒豐銀行從碳金融重點項目庫中遴選優質企業,主動對接貸款客戶需求,積極探討綠色信貸指標設計,確定項目要素及推進方案,以高效、專業的金融服務推動該筆貸款成功落地,形成了涵蓋碳排放權質押貸款、排污權質押貸款、節能減排貸款、風力發電項目貸款、光伏發電項目貸款等20余種的多元化信貸產品譜系,在金融賦能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方面作出了有益實踐與探索。

治理前

據悉,可持續發展掛鉤貸款是碳金融的重要創新產品,與一般貸款不同,其核心作用機制是貸款利率隨SPT(可持續發展績效目標)的實現情況而調節,在銀行機構與企業協商一致的基礎上,將貸款利率與企業減污降碳、單位耗能、ESG評級等多領域指標掛鉤,通過創新運用動態價格調整機制,激勵借款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