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有一句流傳很廣的話:“四只輪子一把刀,白衣戰士紅旗飄。”形容受歡迎的四種職業,其中“四只輪子”便是泛指的客車駕駛員。在當時,公路客運是最主要的出行方式,往往要承擔80%到90%的客運任務。然而,近年來,廣東佛山4個汽車客運站宣布關停、柳州汽車總站即將搬遷、長沙汽車客運站車次減少……多地宣布汽車客運站停止運營或搬遷轉并。曾是客運主力的公路客運,在完成階段性歷史使命后,如今正在遭遇“寒冬”。如何破解客運發展困境、促進汽車客運站可持續發展,已然成為當前亟待思考的問題。
困境:
汽車客運站遭“寒冬”,客運量急劇下降
根據交通運輸部的數據顯示,全國公路營業性的客運量在2012年達到頂峰355.7億人次,后續每年下滑。2015年,中國鐵路旅客周轉量開始超過公路,此后,公路客運形勢急轉直下,2019年降到了130億人次。疫情之后,客流更是慘遭腰斬,2022年全年只有35.46億人次,比上年下降30.3%。
汽車客運站遭遇“寒冬”,一方面是因為隨著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越來越完善,人們出行選擇更加多樣化,飛機、高鐵、出租車、網約車等出行工具基本滿足了旅客從長途到短途的各種出行需求;另一方面是源于私家車日益普及,逐步壓減了旅客乘坐客車出行的需求空間,導致客源大幅減少。客運量急劇下降,汽車客運站的營收逐漸無法與運營成本相抵,多地汽車客運站被迫停止運營。如何讓客運站保持正常運轉,成為包括山東在內的多地客運站正在探索的方向。
探索:
山東開通定制客運線路,探索轉型新步伐
若要破解客運發展困境、促進汽車客運站可持續發展,必須主動探索創新發展方向,推動客運轉型升級。
2020年7月,交通運輸部修訂發布了《道路旅客運輸及客運站管理規定》,明確定義了定制客運運營模式以及網絡平臺的運行資質要求,定制客運發展駛入了快車道。
在這一背景下,山東積極探索客運轉型發展方向,山東省道路運輸協會聯合中通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了“齊魯出行”定制客運網絡平臺,于2022年6月10日正式啟動運營。作為全省統一的、公益性的定制客運網絡平臺,可實現全省客源共享分配、全省運力統一調度、運資智能自動分配、業務運營備案合規化、人車路全方位安全監管等五大方面功能。
2022年9月28日,濟南長途汽車總站推出的“齊魯出行”定制客運網絡平臺正式上線,開通東營、臨沂、成武等定制線路20余條,沿途設置乘車點20余個,部分線路達40個,旅客可根據個人需求就近選擇地點、時間,方便快捷,真正實現了“便捷出行、舒適出行、安全出行”。
在濟寧,金鄉汽車站特推出“門到點”定制客運服務專線,定制客運車輛上門接乘客,乘客可選擇各個合適的站點下車。此外,曲阜汽車站到濟寧附屬醫院的新開線路,將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切實解決患者到醫院轉車繁瑣、就診“停車難”等問題。
在臨沂,臨沭縣、蒙陰縣、費縣、沂南縣、蘭陵縣五個縣往返臨沂市區實現“門到門”接送模式,極大方便了市民出行需求。目前,臨沂定制客運已覆蓋市內醫院、大學、火車站、商業圈等地區,運營定制車輛80余臺。
在威海,威海-乳山線路的開通為乳山牡蠣廣開市場創造了豐富條件,途徑乳山、張村、田村、威海汽車站等站,市民可選擇合適站點下車。同時,威海-青島機場線路的開通,將半島上的兩座城市緊密的聯系在一起,極大的方便了旅客的出行需求。
作為山東省首個定制客運網絡平臺,“齊魯出行”定制客運網絡平臺目前已在山東各地落地開花,實現定制客運線路接近500條,充分滿足了旅客“點到點”“門到門”的出行需求,全省151個二級及以上客運站實現聯網售票全覆蓋,建成33個“智慧車站”,電子客票、“刷臉進站”、手機支付等便民舉措得到廣泛推廣應用,加快推進旅客聯程運輸發展。
意見:
山東汽車客運站將有多種功能
今年8月2日,交通運輸部等11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汽車客運站轉型發展的通知》,要求傳統的客運站盡快轉變觀念,加快轉型,創新發展模式,全方位拓展各種客運業務,提高客運站的經濟效益,增強盈利能力。
在此基礎上,近日,由山東省多部門聯合制定的《關于加快推進汽車客運站轉型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印發,以汽車客運站布局優化、規模調整、服務拓展、綜合開發為重點,旨在加快推進客運站轉型升級。
《意見》提出,要優化客運站布局。注重客運站點與其他綜合交通樞紐布局的有效銜接,整合現有客運站空間布局、結構和功能,變“單一大站”為“多點串聯”的分散式布局體系,優化“一站多點”設置,支持汽車客運站開展公鐵、公空等旅客聯程運輸服務,探索“一站購票、一票通行”模式。
調整客運站存量規模。相關部門要加強道路客運運行監測,按照合理適用、應急有備的原則,適度縮減售檢票、候車等服務設施設備規模,優化功能區劃分,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運行成本。支持客運站按需調降級別或轉為停靠點。
拓展場站服務功能。支持客運站建設充電基礎設施,助力實現公共充電站鄉鎮全覆蓋。支持客運站拓展物流快遞功能,鼓勵客運站經營者與郵政快遞企業建立優勢互補的長期合作關系,提供客運乘車、郵件快件寄遞、貨運物流、公路養護等服務,搭建“客貨郵”共配體系,形成以汽車客運站為核心、多個驛站為節點的縣、鄉、村三級服務網絡布局,因地制宜打造城市及城際城鄉換乘中心。
積極擴展旅游商貿服務。引導旅行社和旅游包車企業進駐汽車客運站,在客運站內設立旅游集散中心,支持景區景點和客運站建立票務合作關系,完善客運站至A級旅游景區、旅游度假區、鄉村旅游重點村鎮的道路客運線路,鼓勵客運站開展“山東手造”體驗、特產美食和文創產品展銷服務、電商銷售、酒店住宿、體育休閑、農產品展銷等服務,豐富汽車客運站服務內涵。
推進客運站存量土地資源盤活利用。支持客運站實施用地綜合開發。鼓勵各地主管部門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屬地汽車客運站產業轉型發展支持政策。支持客運站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間進行綜合立體開發,允許兼容一定比例其他功能,可分層設立建設用地使用權。鼓勵依法依規引進社會資本參與客運站綜合開發。
《意見》的印發為山東省汽車客運站的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各地汽車客運站只有摒棄固步自封,加快自身轉型升級,才有可能渡過“寒冬”,迎來新的春天。
(來源:大眾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