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政策例行吹風會,對《關于加快推進地熱能開發利用的指導意見》進行解讀!吨笇б庖姟诽岢,計劃到2025年,山東新增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1000萬平方米以上,建成一批地熱能城鄉供暖、生態農業等綜合示范項目。到2030年,山東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達到1億平方米以上,建成國家地熱能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成為全國領先的地熱能開發利用大省。
山東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山東省能源局局長胡薄介紹,《指導意見》以“雙碳”戰略目標為牽引,持續深化能源革命,圍繞加大清潔能源供給,加快推進地熱能開發利用,著力深化勘查評價、創新開發模式、完善制度體系,全面提升地熱能開發規模和利用水平。
《指導意見》明確資源勘探、項目開發、產業融合、監督管理等重點工作,全面推進地熱能開發利用。
深化地熱資源勘查評價。堅持地勘先行,科學推進淺層、中深層、干熱巖地熱能勘查評價。
分類推進地熱能開發利用。充分發揮淺層地熱能適用范圍廣、技術成熟的優勢,不斷推動淺層地熱能供暖(制冷)由公共建筑向住宅和工業建筑延伸、由城鎮向農村地區拓展。依法劃定中深層地下水適宜開發區域,在做好資源評估和嚴格保護地下水基礎上,重點選取集中供暖覆蓋不到的區域和承擔單一供暖任務、需限期關停的背壓機組供暖區域,建設“同層等量回灌、取熱不耗水”示范工程;在集中連片的地熱能供暖區域,建設“無干擾井下換熱、取熱不取水”實驗項目。
協同推動地熱能產業化發展。加快地熱能與農業、工商業等產業融合發展。按照“建鏈、強鏈、補鏈、延鏈”思路,加快地熱能配套產業融合聚集,貫通全產業鏈條。
健全完善地熱能管理體系。指導各市編制地熱資源勘查開發等相關規劃,科學安排地熱能發展目標任務。加強監測監管,嚴格執行地下水禁限采區規定,中深層地熱能開發優先布局地下水回灌條件較好的巖溶熱儲區域,對可能造成地下水位持續下降和地面沉降的,要限制開發規模;禁止在集中式地下水飲用水源地和已發生嚴重地面沉降的地區建設需要取水的地熱能項目。聚焦地熱能產業發展需求,完善符合山東實際的地熱資源開發利用標準體系。建設地熱資源動態監測體系,強化項目取水和回灌監管,避免對地下水資源造成損害。(來源:大眾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