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王偉
11月16日,經濟導報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發布會上獲悉,10月16日,省市場監管局等6部門聯合出臺了《山東省數據知識產權登記管理規則(試行)》。數據知識產權登記的流程以及審查的要點有哪些?

據了解,數據知識產權登記服務依托山東省數據知識產權登記平臺進行線上辦理,存證、登記服務均不收取任何費用。目前,山東平臺受理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的數據創新主體在登記平臺所提交的登記申請。數據知識產權登記流程分為“存證或公證-申請-審查-公示-簽發證書”這五個步驟。其中,數據存證或公證是保證登記對象真實性和可信性的登記必經程序。在數據知識產權審查工作中,堅持“四個充分”的工作原則:充分考慮數據安全、公眾的利益和個人隱私,充分把握數據的特有屬性和產權制度的客觀規律,充分尊重數據處理者的勞動和相關投入,充分發揮數據對產業數字化轉型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具體的審查包括形式審查和實質審查,主要概括為以下五點。
第一,數據形式審查。登記的數據應為經過一定規則處理、形成的數據集合,不是廣泛意義上的數據,單條的數據及沒有進行加工處理的原始數據、沒有經匿名化處理的個人數據,原則上都不宜作為數據知識產權登記保護對象。
第二,數據合法性審查。主要是數據來源合法性溯源審查及數據處理規則的合規性審查,在流程上建立登記異議、撤銷制度,對數據合法合規性存在問題的不予登記,為數據登記及之后的創新利用、流通交易和保護等增信賦能。
第三,智力成果屬性審查。登記的數據應是數據處理者付出勞動和相關投入,進行加工處理后所形成的智力成果,能投入使用并解決實際問題。如對數據處理規則的審查內容,主要體現為數據清洗、去標識化、匿名化方法或算法等。
第四,實用屬性審查。主要從數據處理規則、應用場景等角度,重點對登記對象解決的技術問題、產業上可實施性及可能產生的積極效果進行實質審查,更好地推動高質量數據知識產權創新創造和轉化運用。
第五,其他形式審查,如登記信息的填寫是否全面、規范和準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