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是畜牧業的食糧,飼料的質量和使用量,不僅決定著畜牧業發展質量和畜產品安全,而且關系到國家糧食安全。山東作為畜牧大省,更是飼料獸藥大省,全省飼料獸藥產值連續多年穩居全國首位。
山東飼料獸藥實力到底有多牛?先通過幾組數據來感受一下。
規模——山東現有飼料、飼料添加劑生產企業2370余家,約占全國的七分之一,2022年飼料工業總產值1970億元、占全國的1/6,飼料企業數量、產量、產值連續5年保持全國第一。現有獸藥生產企業291家,數量占全國的1/6以上,2022年總產值169億元、占全國近1/4,獸藥企業數量、產值連續22年穩居全國第一。
集中——山東共有9家年產值過100億的大型飼料企業集團,2022年飼料產量100萬噸以上的企業集團有7家、30萬噸以上的18家,其產量占全省的63.4%。3家獸藥企業進入2022年全球動保企業50強,年產值過10億元的獸藥企業5家、過億元的19家,其產值占全省的72.4%。
高端——山東在寵物飼料尤其是高端產品方面發展迅猛,近三年增速維持在30%左右,培育了3家上市公司,獸用原料藥、獸用生物制品等高附加值產品優勢明顯。目前,山東禽用獸藥、寵物用藥領先全國,形成了濟南、濰坊、青島獸藥優勢產業帶,棗莊中國獸藥谷初具規模。
出口——山東飼料獸藥不僅滿足省內需求,每年還有1/3銷往省外,年出口額超百億元。全省飼料、獸藥生產企業共有職工28.57萬人,間接帶動就業約50萬人,每年貢獻稅收60多億元。

規模多年全國第一、產業集中度高、高端產品發展迅猛、年出口超百億……一系列數據表明,山東飼料獸藥領域在全國領先不止“億”點點!山東到底做對了什么?
在政策推動方面,近年來,山東省陸續發布了一系列政策,規范行業發展,提供政策支持,推動飼料獸藥行業做大做強。
2017年10月,山東印發加快實施《飼料質量安全管理規范》的通知,確定全面推行飼料追溯體系建設,加大對違法犯罪行為的曝光力度。
2018年11月,山東省飼料、獸藥生產企業已實現分級管理,對年度評級優秀的飼料獸藥生產企業,在人員培訓、技術服務等方面享有優惠政策。
2022年4月,山東發布《山東省飼料工業和飼草業“十四五”發展規劃》,明確行業“十四五”期間發展目標,到2025年末,山東飼料產量將達到5000萬噸,總產值達到1800億元,培育百億級飼料企業7家。

2023年6月,山東發布《山東省飼用豆粕減量替代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年)》 ,山東在推動豆粕減量替代方面取得了明顯效果,2020-2022年三年減少豆粕使用200多萬噸,折合大豆270萬噸,為我省大豆年產量的3.4倍,為有效維護國家糧食安全、促進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作出了積極貢獻。
2023年11月,山東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監管執法促進飼料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等政策,打響加強飼料行業監管執法第一槍。控制新建企業,引導兼并融合,嚴格發證準入,保障飼料產品質量安全,規范行業發展,推動飼料行業轉型升級。
在產業升級方面,山東省各級畜牧獸醫管理部門積極引導飼料、獸藥企業調整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著力延伸產業鏈、補齊產品結構短板,提高產業效益和產品附加值。
山東附加值較高的飼料添加劑產品年產值排名全國第1,肉禽飼料產量排名全國第1,生豬、蛋禽飼料產量排名全國第2,氨基酸、維生素等多個品種產量世界領先,豆粕、魚粉、肉骨粉、玉米加工副產品等飼料原料產量全國領先。
在創新引領方面,山東堅持以企業為主體,深化產學研結合,優化人才、技術、成果等要素配置。
山東現有飼料獸藥領域創新平臺90余個,數量居全國前列。
近5年參與制定飼料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25項、團體標準70余項,獲省科技進步獎9項、農牧漁業豐收獎9項,獲批新飼料、新獸藥證書130余件。
科研創新成果轉化推廣成效明顯,現有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350余家、瞪羚企業60余家,30余個企業產品榮獲省級以上制造業單項冠軍。
我國是世界畜牧第一大國,也是飼料糧需求第一大國,飼料獸藥發展的質量和水平,直接決定著畜牧業的質量和成效。
近年來,山東省飼料獸藥產業發展迅速,在各個領域遙遙領先,扛起了畜牧大省的責任和擔當。下一步,山東省將積極推動飼料獸藥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盡快實現由飼料獸藥大省向強省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