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2日是第27個世界濕地日,主題是“濕地修復”。山東在微山縣舉行主題宣傳活動,倡導全社會積極參與保護濕地,提升全省濕地保護管理水平。活動現場,為濟寧市“國際濕地城市”揭牌。

南四湖是華北地區面積最大、最具代表性的淡水湖泊型濕地,承接著南水北調東線調水、京杭大運河航運、周邊56條河流防洪排澇等多重功能。近年來,微山縣大力推進環南四湖大生態帶建設,累計投入14.9億元,建成人工濕地水質凈化工程12處,環南四湖生態屏障進一步鞏固,生物多樣性得到恢復。目前,南四湖濕地內有各種水生植物103種,魚類78種,鳥類221種。
從全省看,山東地處東部沿海、黃河下游,地跨黃河、淮河、海河、小清河和膠東五大水系,孕育形成了豐富獨特的濕地資源。在我國不同類型的濕地中,山東都有極具代表性的濕地生態系統。比如黃河三角洲濕地是我國暖溫帶最廣闊、最完整、最年輕的河口濕地生態系統,具有顯著的原生性、新生性和退化性。東平湖地處黃河與南水北調的節點位置,是黃河下游重要的蓄滯洪區和南水北調山東段重要的調蓄水庫。榮成大天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我國大天鵝數量最多的越冬地,被稱“中國大天鵝之鄉”。
近年來,山東以提升濕地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完整性、持續性和生物多樣性為重點,堅持保護優先、系統治理,推進科學修復、合理利用,全省濕地生態實現了由“搶救性保護”到“全面保護”的重大轉變。全省基本形成以濕地公園、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重要濕地為主體,一般濕地和濕地保護小區為補充的濕地分級分類體系。
目前,山東建立國家濕地公園66處,省級濕地公園134處;建立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3處,濕地保護小區116處,有國際重要濕地2處,國家重要濕地1處,省級重點保護濕地53處,市級重要濕地123處。東營、濟寧入選“國際濕地城市”。(來源:大眾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