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玉
2月8日上午,臨沂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創建共同富裕沂蒙好例”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一場,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了臨沂市啟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的四項目標任務要求,并回答記者提問。

據介紹,實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的四項目標任務要求,一是突出分批實施,連片整治。明確提出以行政村為主體單位,抓點連線成片,分三個周期對全市長期保留村進行整治提升。第一個周期為3年,全力打造100個示范村、提升1000個整治村,確保“一年強基礎見成效、兩年大變樣求突破、三年創特色塑品牌”;從第二個周期開始,每輪次兩年,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堅持成方連片推進,樹牢片區思維,以整鎮域為單位連片謀劃示范村、整治村,對計劃拆遷村莊之外的長期保留村,集成政策、資金、土地、人才、項目等要素,實行整鎮域整治,確保取得最佳效果。
二是突出系統治理,集中發力。整治村和示范村共同推進的重點任務是“八有”:垃圾處理有體系、改廁成果有鞏固、污水治理有辦法、路網提升有成效、綠化美化有檔次、庭院環境有改善、農房建設有規劃、長效管護有機制,確保每個村都達到村美、路美、水美、田美、院美“五美”標準。示范村在“八有”基礎上同時還要求做到“四有”:產業發展有融合、主體培育有活力、管理轉化有創新、組織帶頭有力度,實現產業好、效益好、機制好、班子好“四好”目標,奮力在新時代美麗沂蒙鄉村建設中走在前、作表率。
三是突出規范管理,動態監管。一方面是資金的規范管理。市級將統籌涉農資金,按照示范村每個300萬元、整治村每個150萬元的標準進行獎補,分三個年度撥付。明確了資金使用的“十個方面”正面清單和“六個不準”負面清單。正面清單明確資金主要用于補齊必要的基礎設施短板、提升村容村貌和公共服務配套水平,建設與農村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公益性基礎設施項目等“十個方面”建設。負面清單明確資金不準用于脫離實際、勞民傷財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績工程”,提出不準建設景觀門墻亭廊欄等“六個不準”。另一方面是過程的規范管理。明確了確定實施主體、編制規劃方案、統籌整合資源、集中推進實施、加強指導督促、組織評估驗收六個具體步驟,分別細化了市、縣、鎮、村四級具體職責,確保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
四是突出組織領導,強化保障。市委、市政府成立由市委書記、市長任雙組長的“百千工程”推進工作領導小組,市委農辦組成工作專班,具體負責統籌協調、政策指導、推動落實、督導考核等。市直責任部門對照職責,細化任務,全力抓好落實。縣區相應成立領導小組,抓好組織推進、資金保障等。同時,把“百千工程”納入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和鄉鎮(街道)鄉村振興分類考核,激發基層實干奉獻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