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戚晨
農村變景區、農民變股民、農舍變客舍、勞動變體驗、勞力變人才、資源變資本、產品變禮品、菜籃子變菜盤子……這些美好的愿景正在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建設中不斷變成現實。2月19日,“我喜愛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總結活動在泰安市九女峰鄉村振興示范區舉辦,活動現場發布了100個“我喜愛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案例。

為展示山東省五年來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實踐中的成就,2022年5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山東總站、山東省農業農村廳、省鄉村振興局聯合舉辦了“我喜愛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活動,全省473個村(示范區)積極參與,網絡點贊量達到3.5億次。經過線上展播、網絡投票和專家打分,100個村(示范區)脫穎而出。 發布100個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案例的背后,是首次探索制訂了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評價標準,多輪研討并經農業農村部專家審定后,最終確定了評價標準。
在總結活動上,中國農業農村部總農藝師曾衍德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山東堅定扛牢農業大省責任,緊緊圍繞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推動農業農村各項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取得新進展。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過程中,探索出一批基層創造的好經驗好做法,鄉村面貌發生巨大變化。活動公布的這100個“我喜愛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不僅是山東農業農村發展成就的典型代表,更是山東推進鄉村振興的成果縮影。
“這次活動發布的成果,是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優秀代表,向全國和山東全省人民集中展示了山東鄉村振興創新實踐。要宣傳好、推廣好活動成果,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按照一個村一個村抓、一個片一個片推的思路,推動全省不同類型、不同條件的鄉村實現全面振興。同時,要善于發現總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鄉村振興創新經驗和典型模式,廣泛深入地講好山東鄉村振興故事,共同營造好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濃厚氛圍。”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廳長張紅旗在發言中表示。
據介紹,泰山九女峰鄉村振興示范區作為山鄉集團傾力打造的鄉村振興標桿項目,以新型城鎮化為背景,以鄉村振興為抓手,以三產融合為內核,按照“667”鄉村振興發展模式,聚焦產、學、養、游四大核心產業,構建“一軸、一帶、兩區、三組團、多節點”的空間發展格局,打造集鄉村文旅、康養度假、高效農業于一體的國家級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和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本次入選“我喜愛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并承辦總結活動,既是對山東文旅集團及山鄉集團探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高質量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成果的肯定和認可,也彰顯了泰山九女峰鄉村振興示范區的引領力和影響力,更堅定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決心和信心。




